欢迎您访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 您好:
  2. 登录
  3. 注册

四川:粮食丰产不用愁产后服务来相助

时间:2016/2/23 来源:浙江省粮食局商务网 阅读:467
打印 字号: 分享:

四川:粮食丰产不用愁产后服务来相助

四川省粮食部门为适应粮食规模化种植新形势,切实解决粮食收获后谁来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2012年率先在全国探索启动了川粮产后服务工程

通过3年多的实践证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不仅有力地支持了现代农业发展,而且也支撑了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有效缓解了新型粮食经营主体晒粮难、储粮难的问题。特别是崇州市粮食部门通过创新筹资、运营及监管模式建设粮食烘储中心的做法,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好评。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近年来,四川省粮食规模化种植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全省粮油企业参与或主导组建了275家粮食专合社,通过订单、流转及托管方式种植粮食面积达1000万亩,其中直接流转面积492万亩。然而,粮食大批量收获后的烘干、清理及代储等难题却严重困扰着新型粮食经营主体。

为了有效解决粮食规模化经营后出现的产后服务问题,2012年省粮食局启动了川粮产后服务工程,为种粮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及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粮食订单生产、烘干清理、粮食收购、粮食银行、放心粮油销售等粮食产后全过程、多方位服务。规划在2013~2017年的5年内在100个县开展川粮产后服务工程试点,为1000个种粮大户(专合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10万户农民直接提供粮食产后服务,初步建成覆盖全省主要产粮县,以粮食烘干清理、粮食银行为主要内容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成都市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规划在3年内投资9000万元,建设60个粮食烘储中心,推动粮食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统筹推进突出创新

四川省粮食部门围绕服务现代农业,转变现代粮食生产方式,积极探索、统筹推进、大胆创新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一是先行试点。省粮食局在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挤出500万元资金在广汉、仁寿、宣汉三县()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并在2013年夏秋季节帮助农户烘干、清理粮食11万吨,深受当地农民欢迎。

二是规范程序。2013~2015年,省级财政、粮食部门按照自愿申报、公开竞争、专家评审、效益优先、择优确定的原则,在88个粮食主产县及粮食规模化种植发展较快的县中遴选确定了146个项目单位,每个项目单位给予100万元财政补助用于产后服务中心建设。

三是方式创新。从2016年开始,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改为以奖代补方式对项目单位给予一次性50万元补贴,并要求项目单位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建设日烘干不少于100吨粮食的烘干设施并配备必要的清理设备,待当地财政、粮食等部门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助奖励。

四是模式创新。为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积极性,成都市大胆创新建设模式和内容,对于已建成日烘干处理粮食能力200吨、简易周转仓容2000吨,可满足1万亩粮食规模化生产烘干储存需求的烘储中心,市级财政按项目核定总投资(不含土地投资)50%给予一次性补助,每个项目补助不超过150万元。

统筹监管突出绩效

为了确保粮食产后服务专项资金规范使用,实施项目发挥效用,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