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分析
一、行情综述
【小麦政策调整致玉米热度再起,玉米市场不确定性增高】
4月玉米现货市场承接3月偏弱行情,月初价格继续走弱,但随着国储小麦销售政策调整,市场看多情绪重燃,国内玉米价格开始回升,截至4月下旬,全国玉米均价为2893.74元/吨,月内跌幅基本收复。中长期来看基层库存下降且国储小麦销售暂停,加之玉米期货价格反弹迅速,利多因素增多,但新麦即将上市,玉米进口持续加码,市场复杂情况加剧,玉米价格走向愈加扑朔迷离。
目前,东北春玉米上市量不足,黑龙江、吉林三等玉米价格在2,600-2,750元/吨之间,较节前提高20-40元/吨:华北深加工企业到货量增加,山东三等玉米价格为2,750-2,970元/吨,较4月底下降15-45元/吨。华北地区东北粮入关量减少,本地贸易商在成本支撑下看涨情绪浓厚,腾库热情回落,加工企业继续提价促收,到货量略有增加但整体处于低位,收购价格继续偏强,三等新玉米收购价格在2,900-3,010元/吨。(来源:粮油市场报)
沿海港口:东北贸易商看涨挺价心态较强,北方港口集港量约4,000多吨,贸易主体仍有收粮意愿,到货成本偏高。南方港口受现货供应偏紧、北港价格上涨及期货市场维持强势等原因,贸易商报价心态维持坚挺。5月12日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其中:辽宁锦州港(水分15%以内)新粮收购价2,790-2,830元/吨。广东蛇口港(水分15%)散粮成交价2,970-3,000元/吨。
期货市场:4月份大商所玉米主力2109合约强势反弹,全月上涨173元/吨,涨幅达6.74%,最高2,753元/吨,一举收复3月全部跌幅。
国际市场:4月国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美国玉米现货、芝加哥交易所玉米期货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507元/吨、1,494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8.83%、6.42%。
二、玉米消费
【养殖规模增长支撑玉米饲用消费 深加工开机率低位徘徊】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18万头, 生猪存栏4.16亿头,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6.6%、恢复到2017年的94.2%,猪肉产量1,369万吨,同比增加31.9%。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回落至每公斤40元左右,同比下降25%左右。一季度饲料产量同比增长20.7%,饲料生产总体需求较旺,5月份养殖规模预计继续保持增长,玉米饲用消费可期。
深加工方面,淀粉和酒精企业开机率依然处在近几年来的低位,截至4月最后一周,淀粉企业开机率67.13%,较上月下跌近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降低4.71个百分点。因原料价格高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近期玉米深加工产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下跌,其中淀粉报价3,432元/吨,较上月下降120元/吨左右;酒精报价6,719元/吨,较上月下跌300元/吨;DDGS报价2,525元/吨,较上月下降80元/吨左右。
三、分析预测
国内:农业农村部最新预测,2021/22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较上年度增加1406千公顷(2109万亩),增长3.4%,主要是玉米种植收益较好,农民扩种积极性高,东北产区大豆、甜菜等品种改种玉米意愿增强;预计玉米单产将达到每公顷6370公斤(每亩425公斤),较上年度增长0.8%;玉米总产量2.7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4.3%。需求方面,生猪产能继续恢复,将拉动玉米饲用消费增加,但考虑到畜禽养殖饲料配方调整,玉米替代品比例提高,以及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对深加工需求有所抑制,玉米总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玉米总消费为2.94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6%;本年度玉米产需缺口将缩小至2189万吨。
进口方面,预测2020/21年度中国玉米进口220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1200万吨。从需求来看,生猪产能继续恢复,饲用需求稳定增长,但高价格也将对玉米总体消费形成一定抑制。从供给来看,农户和贸易商手中余粮加快消化,玉米及替代品进口有序到港,超期储存稻谷饲用增加,市场流通粮源较为充足,新季玉米种植意向明显增强,也有利于市场预期稳定。综合来看,短期内国内玉米供需趋于基本平衡,价格大幅涨跌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美国农业部报告》最新预估的情况是:美国玉米年度饲用量增加,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使用量增加,出口量增加,库存量减少。
本月预估2020/21年度全球粗粮产量将增加120万吨,达到14.46亿吨,预估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2020/21年度粗粮情况是:产量增加,贸易量减少,库存量增加。
四、省内行情
收购情况:据各市区粮食部门统计上报,截至4月30日,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20年新产玉米126.3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6.28万吨。(来源: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
市场行情:目前陕西地区秋粮收购已经基本结束,夏粮收购在即,辖区内各级储备企业抓紧腾库,虽然国家政策小麦销售已经暂停,但近期在我中心进行的地方政策性小麦销售交易量再创新高,小麦替代玉米源源不断进入市场,加之陕西地区深加工消费需求有所下降,导致近期本地玉米价格延续3月以来的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