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月陕粮市场观察
玉米市场观察
全国市场
临储市场
今年临储玉米拍卖启动时间比往年来得稍早一些,去年临储玉米开拍时间是5月27日,而今年截止到5月26日,临储玉米拍卖已经持续了四周。
从拍卖的成交结果来看,无论是2013年的“分贷分还”玉米,还是2012年的定向玉米,其成交情况均异常火爆。其中,5月25-26日拍卖的单周投放量以及成交量均创今年新高。截止到目前,临储共投放2013年玉米1551万吨,累计成交量达1308万吨,去年2013年的玉米总成交量为844万吨。
从近期的拍卖情况来看,拍卖成交较为火爆,一是由于跨省移库玉米已经是最后一批,当地企业和贸易商抢购积极,二是许多中小贸易参拍积极性高涨,因为手中货源不多,二起拍价格也不高,希望抢购临储玉米增加贸易库存;三是部分贸易商认为,临储玉米出库率不高,会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缺口,存在一定投机可能。
本周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和成交价格均较前期明显下降,且区域间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先后出现冲高回落走势,给未来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和成交价维持高位蒙上一层阴影;另一方面,华北产区因玉米拍卖连续到货的影响,价格有所下跌。
总的来看,在经历临储玉米拍卖前三轮“高成交率、高溢价率”巅峰过后,国内玉米市场开始进入多空博弈状态,此时拍卖“降温”及玉米价格区域震荡、涨跌均在情理之中。同时,由于我国市场供应主体逐步转向临储拍卖陈粮,新陈掺兑现象普遍,饲料企业前期新粮库存不断消耗中,市场间多空博弈只是刚刚开始,未来风险与商机并存,而临储玉米拍卖成交情况可能是最易观测的风向标。
饲料养殖
目前全国生猪均价已跌破14元/公斤,终端需求不见好转,环保要求提高,自繁自养盈利大幅缩水,育肥和二次育肥养殖出现亏损,生猪产能整体恢复缓慢;禽蛋市场底部运行,端午节日提振效果较弱,养殖亏损、淘汰持续,存栏整体下滑,而天气因素也令水产后期需求存变数。同时,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进入最后生产阶段,企业厂门收购价格陆续下调,市场收购陆续收尾并以拍卖粮补充为主,而深加工产品价格走弱挤占企业盈利水平,尤其是华北企业亏损普遍,行业开工率整体面临下滑。
深加工
在淀粉库存高企的压力下,华北淀粉企业因亏损开工率有所下降,需求端持续疲软,关注行业开工率下降情况及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近日国产DDGS价格稳中偏弱,国产低脂主流价在1600-1700元/吨,高脂在1750-1850元/吨,进口在2000-2200元/吨。
陕西市场
5月陕西价格经过一波上涨之后近期有所回落,收购价格最高达1800元/吨,目前在1760元/吨左右。目前市场现货余量所剩不多,随着小麦上市期临近,贸易商普遍呈现出两种情绪。一种是为小麦上市做准备,积极出库,见好就收,另一种是看多玉米价格,继续等待。
目前我省主要加工企业备货较为充分,普遍认为后期价格不会继续走高。临储方面由于运输成本较高,出库效率又不高,省内企业鲜有成交。近期采购主要围绕周边贸易企业。
期货
天气预报称未来几天美国中西部气温偏低、多雨,引发市场担忧,加之买玉米卖大豆的套利交易活跃,空头回补,提振本周CBOT玉米期货震荡上涨。截至本周五,主力7月合约报收374.25美分/蒲式耳,较上周五372.5涨1.75美分/蒲式耳。
本周国家加大临储玉米抛储量,去库存节奏加快,同时,前期拍卖粮陆续流入市场,市场心态趋于谨慎,本周连盘玉米震荡下跌,截至本周五,连玉米主力1709合约报收1619元/吨,较上周五1643跌24元/吨。
小麦分析
全国市场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至5月26日17时,全国收获小麦3453万亩,当日机收面积373万亩。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标志着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全面启动。当前,夏粮主要作物小麦由南向北梯次成熟,西南地区麦收基本结束,湖北、河南、安徽等主产区随着天气转晴,集中收获速度加快。
本周国家临储小麦投放数量增加,并首度投放2016年小麦。整体交易状况有所回升,但南北成交表现不一。山东、河北成交保持高位,江苏、安徽成交量继续下华。主要的原因是冀鲁两省投放2016年小麦,市场采购积极,山东、河北首次拍卖的2016年小麦成交率分别为61.2%和100%。据市场监测,截至5月中下旬,江苏连云港灌云地区陈小麦到厂价2560-2620元/吨;安徽亳州涡阳地区陈小麦到厂价2540-2560元/吨;山东菏泽定陶地区陈小麦到厂价2660元/吨;河南焦作武陟地区陈小麦到厂价2600-2640元/吨;河北石家庄晋州地区陈小麦到厂价2720-2740元/吨。
国内小麦主产区最新消息显示:截止6月5日,国内小麦主产区受新一轮的强降雨天气影响,小麦质量和收割进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
【河北】邯郸:即将开始收获,降雨影响不大,部分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