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环境改善玉米市场由多转空
一、现货供给
图1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图
随着玉米价格从2018年12月高点冲高回落,近期玉米市场各种负面消息频出:年度玉米减产预期的落空,国际市场形势趋缓,2018年临储成交玉米结转库存大增,下游产品消费不景气,加上春节临近,传统集中售粮高峰即将到来,农民惜售情绪亦有所放松,尽管有消息称各级储备轮换入收购已经开始,但国家对收购质量把控较严,短期内未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市场氛围开始迅速由多转空。
2018年12月以来,东北产区玉米价格一路下跌,黑龙江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下降40-60元/吨,吉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下降80-150元/吨。进入2019年,东北新粮购销活动略有升温,部分储备企业开始入市收购,随着陈粮的持续消耗,市场新粮需求有所回暖,加之农民的惜售情绪持续存在,东北玉米价格跌势趋缓,价格整体稳定,局部地区略有下调。目前,根据玉米网数据,质量为容重二等以上,水分14%的粮源,吉林四平价格为1700-176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为1630-1690元/吨,辽宁沈阳为1730-1790元/吨,均与上周五持平。
据了解,近期山东等地加工企业采购的玉米陆续到港,华北基层特别是河北地区已经开始集中上量,用粮企业到货量增加明显,收购价格止涨回落。
港口方面,受南北持续倒挂及饲料企业备货预期支撑,贸易商报价心态坚挺,但由于近期到货集中、库存充裕,加之终端需求低迷,饲料企业观望情绪仍较强,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涨。中华粮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月7日,北方港口15%水分以内新玉米主流收购价格1860-1870元/吨,主流平舱价约1910-1920元/吨,较上周五上涨10元/吨。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涨,二等新玉米主流价格1980-2000元/吨,与上周五持平,较上月底上涨10元/吨。
收购情况: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0853万吨,同比减少2297万吨。其中玉米4322万吨,同比减少1761万吨;大豆193万吨,同比减少72万吨。
进口:从海关总署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玉米310.45万吨,同比增加30.93%。2018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高粱364.65万吨,同比减少25.57%。2018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大麦667.21万吨,同比减少19.44%。2018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DDGS为13.21万吨,同比减少65.68%。
2018年12月26日,美国2号黄玉米1月船期对我国广东港口CNF报价为212美元/吨,不考虑加征25%关税,则完税成本为1724元/吨,理论进口利润达256元/吨;加征25%关税后,完税成本为2127元/吨,理论进口亏损147元/吨。目前中美经贸关系缓和,但尚未有明确针对玉米的政策,初步预计2018/2019年度我国进口玉米300万吨,同比减少14%。
图2 近期玉米主力期货走势图
2018年11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自高位回落,截至2019年1月14日收盘1811元/吨,玉米主力合约盘面价格下跌172元/吨。
三、中美贸易谈判
2019年1月7-8日,新一轮中美谈判再次牵动市场。从会晤开始到结束,消息面上,主要有两点:
1.中国批准了五种转基因作物的进口,这是约18个月来首次,此举可能会增加中国的海外粮食采购。贸易商称中国允许采购转基因玉米,但出口商表示仅成交1船。据悉中国正在讨论购买美国玉米,DDGS,乙醇以及美国小麦的可能性。中国DDGS贸易商称本周已经采购1船美国DDGS。
2.中美贸易谈判结束,传递出有望达成协议的谨慎乐观基调。中国承诺采购更多美国农产品、能源和制成品,中国已购买500万吨美豆,新的采购或包括美国谷物、棉花、猪肉、乳制品等。但经济结构性问题双方仍有分歧,更高级别会谈或在1月晚些时候进行。
四、消费市场
饲料养殖: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2018年12月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05.02,环比上升2.29个点;同比上升4.04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