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市场分析
菜籽油领涨豆油跟随 豆菜油价格继续上涨
一、大豆和豆油
大豆: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国产大豆价格由高位持续回落(见图1),主要原因如下:1.7月24日-8月21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进行了11次进口大豆销售活动,计划销售进口大豆68.7万吨,实际成交60.8万吨,成交率88.5%,成交均价3130元/吨。密集的抛售和较高的成交率,市场供应快速增加,有效的抑制了高涨的市场情绪。2.新豆预计在9月底上市,产区贸易商清理库存,开始抛售陈粮;3.非转基因乌克兰大豆和俄豆不断涌入市场,价格优势明显,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打压了国产大豆价格。
图1 国内大豆平均价格走势对比图(单位:元/斤)
截止8月中旬,东北地区商品豆装车价格为5000-54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280-600元/吨;内蒙古地区商品豆装车价格为52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400元/吨;安徽地区中黄豆装车报价为5900元/吨,与上月同期持平;河南地区中黄豆装车报价为5900-60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00元/吨;河北地区中黄豆装车报价为53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400元/吨。
2020年7月,我国进口大豆1009.1万吨,环比减少9.58%。1-7月,累计进口大豆5513.5万吨,同比增加17.7%。
豆油: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国内豆油价格继续上涨,涨幅较上月有所下降(见图2)。原因如下:1.目前国内中包装豆油需求较好,豆油库存累积缓慢,局部地区现货供应偏紧;2.国内疫情控制较好,下游消费持续恢复,市场对后期持乐观态度;3.豆菜油价差较大,豆油跟涨。
图2 2020年国内豆油价格走势对比图(单位:元/吨)
截止8月上旬,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为124.28万吨,较上月同期的118.6万吨增加了5.68万吨,增幅4.79%。较去年同期的137.72万吨减少了13.44万吨,降幅9.76%,五年同期均值为135.55万吨。
截止8月中旬,国内沿海一级豆油现货主流价格在6540-6660元/吨之间,较上月同期上涨340元/吨。其中,天津贸易商报价654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30元/吨;日照贸易商报价657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70元/吨;广州贸易商报价666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60元/吨。
截止8月20日,陕西省内豆油现货报价:一级豆油自提价69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580元/吨;三级豆油自提价693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580元/吨。10-11月份西安提货基差:2101合约+550元/吨,基差较上月上涨170元/吨。豆油期货价格继续跟随菜籽油价格上涨,但省内目前现货端出货不畅,下游补货意愿不强。
豆油期货: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大商所豆油2101合约价格继续上涨(见图3)。截止到8月20日,豆油1月合约收盘报6406元/吨,较7月20日上涨236元/吨,涨幅3.8%,涨幅较上月收窄。
图3 大商所豆油2101合约8月走势图
后市分析:目前国内大豆压榨利润较好,工厂开机率较高,预计豆油在11月前供应端都会维持宽松的状态。豆油目前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与菜籽油存在部分替代关系,一直在跟随菜籽油上涨。但在今年美豆大丰收的背景下,豆油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若后期菜籽油供应端情况改善,或疫情发生变化,豆油或迎来较大幅度的调整。即使维持现状,目前大豆庞大的到港量和较高的开机率,也会令国内豆油价格承压。
二、油菜籽和菜籽油
菜籽:7月中旬至8月中旬,国产油菜籽价格继续上涨(见图4)。主要原因如下:1.贸易关系不稳定,进口一直受限;2.市场所剩货源不多,贸易商惜售,价格不断被抬高;3.供需基本面继续偏紧,没有明显改善迹象。
图4 2016-2020年国内油菜籽价格走势对比图(单位:元/斤)
截止8月中旬,安徽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340-56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40-200元/吨;四川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640-62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40-300元/吨;湖北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600-576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00-300元/吨;湖南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6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40元/吨。
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止8月20日,陕西省累计收购油菜籽1.8万吨,陕南地区油菜籽企业收购价格为5200-5700元/吨,与上月基本持平。较去年同期收购的1.76万吨,增加了2.3%。
菜籽油:7月中旬至8月中旬,菜籽油价格继续上涨,8月中旬略有回落(见图5)。主要原因如下:1.下游提货速度加快,菜籽油库存处于低位。供应预期偏紧,持续推高菜籽油价格;2.豆菜油价差逐步拉大,豆油替代了部分菜籽油消费,造成菜籽油价格小幅回落;
图5 2014-2020年8月进口菜籽油价格连续走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