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分析
临储销售遇冷 玉米弱势维持
一.玉米生产
目前,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大部春玉米处于拔节期,局地开花吐丝;西南地区东部处于吐丝至乳熟期;广西处于乳熟成熟期。苗情监测结果表明,全国春玉米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30%、68%,与上周相比,均减少了1个百分点。7月份整体天气状况适宜,土壤墒情利好新季玉米生长。入伏后,多雨季节随之到来,天气不确定性增加,应警惕区域性旱灾和洪涝灾害出现。后期需关注玉米倒伏、扬花授粉期土壤墒情及病虫害发生。
我省近期大部春玉米已处于大喇叭口期,渭北局部地区春玉米已进入抽穗期,夏玉米陆续进入拔节期。7月上旬以来,全省大部日照适中,气温偏高,降水适中。7月中旬的普遍降水,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旱情。
二.行情综述
(一)现货行情
进入7月,国内玉米市场延续弱势震荡态势。虽然临储销售成交率仍不断下滑,但从成交均价基本不变的情况不难看出,市场对政策性粮源的心理价位已达相对稳定的状态,南北港口玉米持续到挂,需求不振,港口走货疲软。主产区的价格波动幅度非常有限,玉米市场现货价格进一步趋稳。
图1 近期玉米价格走势(来源:卓创资讯)
截至目前,黑龙江绥化14%水分国标二等玉米收购价1760~1790元/吨,内蒙古通辽收购价18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北方锦州港2018年产玉米(容重700g/L以上)集港价1880~1900元/吨,理论平舱价1930~1950元/吨,周环比提价20~30元/吨;广东港口18年二等新粮价格1940-1960元/吨,周环比降价10元/吨。
(二)省内行情
我省近期玉米价格随全国走势不断趋稳,目前价格在1.02元/斤附近,比上月小幅上涨。目前市场上基层余粮不多,但受到消费端不景气而原粮成本不降的影响,企业利润下滑,只好通过减产降低损失,部分企业开机率下降达50%。另外,国家临储去库存小麦和稻谷底价下调,业内普遍认为会有一部分玉米市场会被替代。
目前玉米市的场购销形势十分冷淡,在供需环境暂无改观的情况下,在新玉米上市之前,预计省内玉米价格将继续维持稳定。
(三)期货走势
图2 近期玉米主力合约走势图
近期国内玉米期货减仓缩量,但期价小幅收涨。究其原因,可能是市场对供需环境谨慎看好,另有传言临储销售将在9月停止。目前期、现市场多空交织加剧,均呈现势均力敌场面,短期内期货价格应以小幅震荡为主,不会出现大幅涨跌行情。
三.消费市场
(一)饲料养殖:饲料需求不振 猪价继续上涨
表1 6月生猪和母猪存栏量增减表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9年6月生猪存栏环比再降5.1%,同比减少25.8%;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再降5%,同比减少26.7%。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北方生猪去产能幅度大多在五成以上,而南方也不输北方。在养殖端去产能幅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饲料需求不振,饲料价格一路下滑。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上周(即7月8日-7月12日),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24.72元,环比涨2.5%,同比涨44.6%。
本周国内猪肉价格环比上涨,主要是因为南方流入北方的生猪和猪肉减少,多地供需缺口扩大,猪肉价格上涨。
(二)深加工:产销价格倒挂 企业减产降损
图3 玉米开工率变化走势图
深加工加工利润节节下滑,尤其淀粉和酒精加工亏损较重,短期产品走货行情难有实质性突破,在夏季行业轮机检修背景下开工维持低位。据天下粮仓网数据统计,目前,国内82家玉米淀粉厂开机率为61.96%,较上周62.43%下滑0.47个百分点。
四.数据及分析
(一)供需分析
国内:农业农村部《7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预测,2019/20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调减至41479千公顷,比上月预测数减少150千公顷。主要是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华北地区引导玉米大豆轮作等,夏玉米面积减少超出预期。据农业气象部门监测,玉米主产区气候适宜度总体好于上年,玉米单产维持上月预测数不变。玉米总产量调减至2.53亿吨,比上月预测数减少92万吨。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大幅下降,玉米饲用消费比上月预测数调减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