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主导 供需缺口增大价格稳中向好
时值八月,东北地区、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大部、西北地区大部春玉米处于吐丝期,华北、黄淮夏玉米处于拔节抽雄至开花吐丝期;西南地区少部分处于乳熟成熟期,大部分已收获。全国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32%、67%。
近期我省气温偏高,降雨分配不均,渭北陕北局地现旱象旱情。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春玉米已进入抽雄期,渭北部分地区春玉米已进入灌浆期,夏玉米基本进入大喇叭口期。
东北产区,尽管目前高温逐渐减退,但是局部又迎来暴雨,其中辽宁省沈阳地区已形成涝灾,虽然东北降雨有利于缓解高温、改善墒情,但鉴于辽宁和吉林局地在春播期间一度出现春旱,导致玉米出苗不齐,生长周期延长,叠加夏季授粉关键期前后的伏旱,单产下降而总产减少或成定局。
7月份,玉米市场整体表现不温不火,在临储玉米销售主导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稳定,局部略有波动。分地区来看,东北产区用粮主体购销心态平稳,价格受成本支撑维持平稳,部分企业停收;华北产区当地玉米余量有限,东北销售粮源到货减少,企业收购价格稳中有涨;南北港口供应整体宽松,企业采购谨慎,价格相对坚挺。
截至8月10日,临储玉米销售已经持续了18周,累计成交了6200吨玉米,平均成交率44%,平均成交价格1469元/吨。
图一 2018年临储玉米销售统计图
另外,南方局部春玉米开始上市,主要供应本地及南方饲料企业,但因绝对数量较小,对市场的冲击有限,市场仍以政策销售主导,预计8月份国内市场供应整体维持宽松格局,但受成本支撑,现货价格仍将以平稳偏强运行为主。
东北深加工玉米收购价整体稳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吉林四平玉米收购价1640元/吨,与6月底持平;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购价1570元/吨,与6月底持平;黑龙江中粮肇东、中粮龙江、富锦象屿均停收;黑龙江青冈龙凤玉米收购价1604元/吨,较6月底上涨24元/吨;黑龙江绥化昊天玉米收购价1540元/吨,与6月底持平。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震荡下跌,深加工挂牌价区间1860-1910元/吨,下降10-40元/吨,主要由于零星春玉米上市临近导致贸易商惜售心态松动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北方港口玉米集港价1720元/吨,理论平舱价约1770元/吨,与6月底持平;广东港口15%水分以内玉米报价1830-1850元/吨,与6月底持平;厦门港玉米报价1800-1820元/吨,与6月底持平。受近期到货压力增加及现货成交不畅等因素制约,贸易商挺价心态相对较弱。
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6月份我国进口玉米52万吨,环比减少32%,同比增加36%。1-6月份累计进口221.7万吨,同比增加202%。7月31日美国美湾7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066元/吨,环比上月上涨523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360元/吨;目前广东港玉米主流成交价约1830-1850元/吨。受中美贸易战影响,7月6日起,开始加征关税,导致美国玉米到中国口岸的完税成本大幅增加,美玉米完税价比广东港价格高出226元/吨,进口玉米不再有价格优势。
图二 近期全国玉米指数走势图
三、期货市场
图三 玉米主力日线图
7月份美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环比下跌5.3%,创2011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美国劳工部表示,当月农产品出口价格下降主要受到大豆出口价格大幅下降14.1%,同时玉米、小麦、水果和干果出口价格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周二上涨,在近期价格下跌后技术性反弹。
CBOT新作12月玉米合约收高6美分,报每蒲式耳3.76-1/2美元,该主力合约在周一触及7月25日以来最低后反弹。
截至15日下午收盘,大商所玉米期货多数维稳;玉米指数收报价1894,上涨0.05%;玉米1903合约价格报收1927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无变化;玉米主力1901合约价格报收1892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无变化。
从盘面看,玉米期货主力1901合约月线呈现“四连阳”态势,5月以来累计上涨6%,日线图上,K线走势来看,本交易日盘面收出一根阴线,收盘价位于MA5上方;均线走势来看,各均线多头排列,多头市场占据主导;成交量上来看,本交易日成交小幅缩量,投资者抛盘交易为主;综合来看,玉米主力下方多头力量支撑强劲,后市下行空间不大。总体来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