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市场分析
节日效应减弱 市场行情偏弱
一、国内价格
春节将近,大米经销商备货需求逐步启动,推动大米加工企业对稻谷的收购力度。同时,农户因还款和节日用钱需要,售粮意愿提升,加上今年托市收购省份增加,稻谷收购进度有所加快。截至2020年1月10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036万吨,同比减少71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285万吨,同比减少360万吨,收购进度同比减少幅度开始下降。相较往年,今年双节备货销售均弱于往年,稻米行情持续偏弱运行。
陕西市场
陕西地区稻米因产量较小而无代表性,加之节日到来,市场行情基本停滞。据了解,价格与上月持平,米厂等加工企业的主流收购价为2460元/吨,各粮食经纪人的收购价集中在2400元/吨。
主产区市场
籼稻:1月17日的成交结果显示:分年份看,2014年产早籼稻成交2080吨,成交均价为1807元/吨,最高价超出交易底价(1800元/吨)10元/吨;2015年产早籼稻成交18020吨,成交均价为1907元/吨,最高价超出交易底价(1900元/吨)50元/吨。2016-2018年产早籼稻计划销售297633吨,均未成交。相较2016-2018年产早籼稻,2014-2015年产销售价格低且限制少,所以一直有成交量。
随着春节逐渐临近,中晚稻市场购销进一步放缓,市场参与主体逐渐减少,价格整体以稳为主,仅有部分区域价格小幅涨跌。其中:安徽省内中晚稻价格小幅上涨,新季晚籼稻价格受托市支撑,整体持稳。据监测,芜湖地区新季晚籼稻收购价2520元/吨,较上月上涨10元/吨。江西省内价格总体平稳。据监测,南昌地区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稳定在托市价2520元/吨左右。湖南省内市场购销趋于冷淡,大米加工企业购意愿不高,据监测,普通晚籼稻收购价在2400元/吨附近。
粳稻:春节临近,粳稻市场购销转淡,大米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大幅下降,带动粳稻价格持续下跌。其中,黑龙江粳稻价格稳中偏弱。受降雪天气影响,短途运费上涨,托市收购进度缓慢,而且今年国储所开的库点比少,入库标准严格,使得个别地区圆粒粳稻价格有所下降。长粒稻市场需求依然不旺,多数米厂处于停机状态,市场走货滞缓,物流方面也受限,价格偏弱。黑龙江建三江粳稻价格为2600元/吨,较上月下降20元/吨。吉林超级稻价格继续小幅下跌,14.5%水分超级稻收购价2660~2740元/吨,较上周跌30~40元/吨。辽宁营口地区2700元/吨,盘锦地区2700元/吨,均较上周跌20元/吨。
大米:籼米和粳米大多维持稳定,个别价格回落。南方籼米出厂价大多集中在3100-3780元/吨。粳米价格个别下跌60-100元/吨,南方及东北地区粳米出厂报价集中在3700-4760元/吨。
二、国际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14日报告:本月2019/20年度全球稻米的主要变化情况是:供给微减至6.71亿吨,期初库存增加是根据印度政府官方数据调整得出的,而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泰国的播种面积和单产预计下降造成的,这一降幅部分被孟加拉国40万吨增产量抵消。世界稻米消费小幅增加,而贸易量小幅减少。贸易方面,由于产量下降,泰国出口量虽然减少90万吨,但巴基斯坦增加40万吨、印度增加30万吨出口量基本抵消了出口减量的影响。世界期末库存预计减少80万吨,至1.771亿吨,仍是库存高位记录。
我国大米进出口双减。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9年11月份我国进口大米26万吨,同比减少8.3万吨;1~11月累计进口大米214万吨,同比减少65万吨。11月我国出口大米13.1万吨,同比减少12万吨;1~11月累计出口大米253万吨,同比增加73万吨。11月份大米进出口形势出现逆转,大米月度进口量增加,月度出口量减少。
三、后市分析
籼稻:国家年后将继续投放最低收购价早籼稻,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交易公告显示,1月31日计划销售2016-2018年产早籼稻30万吨,标的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四省。2月1日计划销售2013-2015年产早籼稻27万吨,标的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中晚稻方面,随着节日的到来,多数加工企业已陆续停工停产,年后开工也将以消化前期库存为主,受节日带动效应减弱,市场购销逐步冷清,预计价格将会稳中偏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中晚籼稻托市结束日期(2020年1月31日)即将到来,建议春节前农户、粮商相机售粮,以防托市结束后市场价格继续下跌。
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