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市场分析
供应依旧偏紧 豆菜油涨势延续
一、大豆、豆油:
大豆:国产大豆12月下旬出现小幅回落,自1月初开始止跌反弹,连续上涨,上涨原因如下:1.余量不多,农户惜售。目前东北地区农户余量已不多,且补贴也已发放到位,在“卖跌不卖涨”心理因素支撑下,贸易商不得不提价收购。2.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豆持续上涨,带动国内下游产品跟随上涨,且下游集中进行节前备货,豆油供应偏紧,利好国内大豆行情。
截止1月中旬,东北部分地区新季商品大豆收购价格为3600-3760元/吨,较12月中下旬上涨160元/吨;塔豆装车价格为3800-3860元/吨,较12月中下旬上涨60元/吨;内蒙古地区商品豆新季毛粮收购价格为3540-3720元/吨,较12月中下旬上涨100元/吨;塔豆装车价格为3760-3780元/吨,较12月中下旬上涨60元/吨;湖北天门地区中黄豆报价为4800元/吨,较12月中下旬持平;江苏翠扇豆装车报价为5500-5560元/吨,较12月中下旬上涨40元/吨,安徽淮北中黄豆装车价格为4540-4600元/吨。
12月,我国进口大豆954.3万吨,较上月增加126.5万吨,环比增加15.3%。2019年全年共进口大豆8851.1万吨,同比减少0.5万吨。
豆油:自12月开始,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持续振荡走强,至1月中旬滞涨回落,结束了连续6周的涨势。国内豆油市场持续上涨原因如下:1.市场仍比较认可低位的远月基差,看涨情绪浓郁,买货积极性较高;2.库存持续降低。截止1月10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为87.75万吨,较上月同期的97.2万吨降低9.45万吨,降幅9.72%。较去年同期的151.2万吨降低了63.45万吨,降幅41.96%;3.油厂仍有数量较大的待执行合同,不少工厂排队提货的现象还在持续。随着春节越来越近,各大经销商陆续返乡,市场需求在月中明显放缓,豆油连续上涨势头得到遏制。
截至1月中旬,国内沿海一级豆油现货主流价格在7230-7470元/吨之间,较上月同期上涨400-470元/吨。其中,天津贸易商一级豆油报价7230-724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400元/吨;日照贸易商报价7280元/吨,较上月上涨350元/吨;广州贸易商报价7440-7470元/吨,较上月上涨540-550元/吨。
截止1月19日,西安地区豆油报价:一级豆油75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60元/吨;三级豆油747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330元/吨。2020年2-5月港口到西安一级豆油基差78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涨180元/吨,且有继续大幅上升的势头。
豆油期货: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大商所豆油主连合约价格持续走高,自1月中旬开始回调。截止到1月17日,豆油主连合约收盘报6596元/吨,较12月初上涨392元/吨,涨幅6.3%。
后市分析:目前国内豆油库存持续下降,不少地区豆油现货供应偏紧,沿江地区缺货现象较多,华南部分地区工厂也存在缺货现象,广州当地及周边工厂开始出现限量提货,福建地区尤为严重,豆油市场“北油南调”的现场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每年春节过后的一段时间都是油脂市场淡季,需求下降,上涨乏力。综合供应和年后需求两方面因素,预计年后国内豆油市场或将会以震荡调整为主。
二、油菜籽和菜籽油
菜籽:12月中下旬至1月中旬,国内油菜籽价格高位小幅波动,涨跌互现,主要原因为:油菜籽进口依旧受限,供应持续紧张,加上国内大宗油粕价格纷纷上涨,国内油菜籽价格易涨难跌。截止1月中旬,四川地区油菜籽收购价为5220-55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00元/吨;湖北地区油菜籽收购价为5100-5200元/吨,较上月同期持平;内蒙古地区油菜籽装车报价为4500元/吨,与上月同期持平。
菜籽油:12月下旬至1月中旬,国内菜籽油价格继续上涨,截至1月中旬,涨幅略有放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美豆价格上涨,提振国内油脂市场;2.库存继续下降,下游提货速度加快,供应依旧紧张;3.资金买油买粕套利,助推菜籽油价格上涨。截至1月中旬,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油库存下降至5.64万吨,较上月同期下降了0.27万吨,较去年同期的9.91万吨,下降了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