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分析
国内麦价维持稳定 市场价格保持平稳
一、生产情况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截止2月21日,北方冬小麦大部处于越冬期,西北地区东南部和黄淮部分进入返青期,江淮大部冬小麦处于分蘖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拔节至孕穗期,云南部分进入抽穗开花期。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2%、77%,与上周持平。
二、行情综述
(一)陕西市场
1月底,受全国疫情影响,我省部分面粉加工企业为保障省内面粉市场供需提前开工生产,小麦市场需求量较同期增加,加快了我省各级地方储备小麦轮换进程。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加工企业所在地政府对企业复工有所限制,加上交通物流受阻及人员出行管控,小麦运输问题显现。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时期,全省粮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力组织各粮油企业复工生产,积极协调各面粉加工企业就近组织粮源。
截止2月24日,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举办22场交易会。累计销售省级储备小麦97,781.258吨,成交均价2,365.44元/吨;成交金额2.31亿元;累计销售市级储备小麦2,000吨,成交均价2,310元/吨;成交金额460万元。分日小麦成交情况见下图。
近日,随着疫情控制情况好转,我省出台了“针对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措施,鼓励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并恢复省内正常交通秩序。2月15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通知,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免收车辆通行费以及近期油价的下调,将一定程度上降低面粉加工企业物流成本。截止2月21日,我省已开工粮油加工企业72家,日总加工能力26,050吨,已复工产能70.8%。
受疫情影响,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临时出现改变“宅”家居多,面粉购买量加大;另一方面学校开学延迟、餐饮场所延迟开工等因素,面粉集团化采购力度明显下降。因此面粉市场需求整体平缓,价格保持平稳。当前我省小麦价格维持稳定,主流价格2350元/吨。麸皮受疫情影响销售不畅,截止2月24日,我省宝鸡地区麸皮价格1620元/吨,渭南地区1600元/吨。部分企业鉴于近期气温较低,利于麸皮保存,并预判麸皮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价格有望逐步走强。
(二)全国市场
进入2月中旬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维持稳定,局部地区因市场供需仍显偏紧稳中小幅上涨。国家政策性小麦集中频繁投放市场,阶段性成交增加明显。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止2月21日的一周,主产区中等小麦均价为2340 元/吨,周比上涨3 元/吨。
1月上旬,由于临近春节,面粉企业春节前补库进入尾声,小麦价格整体平稳运行。1 月下旬开始,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消费者选择提前购买面粉存放于家中,面粉企业订单数量多于往年同期,部分面粉企业提前开工,小麦库存下滑速度较快。加之部分地区物流运输受阻,面粉企业补库进程缓慢,为吸引粮源,小幅提高小麦收购价格。
2月上旬大型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中小型企业恢复仍显缓慢,行业整体开工率仍低于节前水平。监测显示,2月中旬,华北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51%,周比回升1个百分点,较春节前低4个百分点。其中中小型企业开工率20—40%,大型企业开工率40—70%。
2月中旬,河北石家庄普通一等普通小麦进厂价为2450元/吨,山东菏泽为2430元/吨,周比上涨10—20元/吨。河南新乡普通一等小麦进厂价为2420元/吨,江苏徐州为2410元/吨,安徽宿州为2410元/吨,周比持平。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继续维持稳定。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490元/吨,山东潍坊“济南17”收购价248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500元/吨,周比稳定。
政策投放力度加大,市场成交量增加
当前国内政策性粮源库存数量高企,粮库等持粮主体库存粮源充足,春节过后各级储备轮换陆续的开展,市场供需宽松,对市场的稳定起到决定性作用。
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月中下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9226万吨,处于历史高位;从主要区域库存分布情况来看,苏皖豫地区库存量达7900多万吨,占比86%;从国家临储小麦年份分布情况来看,质量等级略差的2014-2016年产小麦库存量4500多万吨,占比49%。
2月19日,国家举行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计划投放306.80万吨,实际成交量23.54万吨,较上期增加8.21万吨,成交率7.67%,较上期提高1.89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342元/吨,较上期上涨3元/吨。由于市场麦市购销受阻,近来面粉企业参与政策性粮源竞价积极性回升。
国内面企复工范围扩大,麸皮价格开始回涨
由于制粉企业开工恢复进程缓慢,麸皮产出数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