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市场分析
餐饮业需求低迷 豆菜油双双下跌
一、大豆和豆油
大豆:国产大豆自1月初至2月中下旬,价格持续走强,上涨原因如下:1.贸易商收购困难,市场需求较好。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各地陆续实施交通管制,车辆供应紧张,运输不畅,局部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运输成本增加,利好国内大豆价格。2.饲料供应紧张。各油厂因疫情推迟复工,加之物流不畅,下游豆粕市场成交火爆,豆粕价格走强,利好大豆价格。3.2月17日黑龙江省公布大豆加工补贴暂行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大豆加工企业予以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研发费用补贴,对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对大豆加工企业的影响,提振了市场信心。
截止2月中下旬,东北部分地区塔豆装车价格为4000-4200元/吨,较1月中下旬上涨200-340元/吨;湖北天门地区中黄豆报价为4800元/吨,较12月中下旬持平;江苏翠扇豆装车报价为5800元/吨,较1月中下旬上涨240元/吨;安徽部分地区中黄豆装车报价为4700-4800元/吨;河南部分地区中黄豆装车报价为4700-4800元/吨;河北部分地区中黄豆装车报价为4700-4800元/吨。
豆油: 自1月中旬开始,国内豆油现货价格止涨回落,截止2月中下旬,已连续5周下跌。国内豆油市场持续下跌原因如下:1.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中的餐饮业遭受打击较大,油脂消费需求大幅降低;2.为确保市场稳定,粮油企业优先陆续恢复生产,豆油库存未来或将大幅增加,供应面压力较大;3.目前巴西大豆压榨利润较好,国内油厂持续从巴西进口大豆,打压了国内市场价格。
截止2月14日,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总量为102.76万吨,较上月同期的86.8万吨增加了15.96万吨,增幅18.39%。较去年同期的131.03万吨降低了28.27万吨,降幅21.58%,降幅收窄了20个百分点,也是自2019年10月国内豆油商业库存连续5个月下降以来,出现的首次上升。
截至2月中下旬,国内沿海一级豆油现货主流价格在5990-6350元/吨之间,较上月同期下跌1120-1240元/吨。其中,天津贸易商一级豆油报价5990-601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230元/吨;日照贸易商报价604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240元/吨;广州贸易商报价6040-606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1230元/吨。
截止2月24日,西安地区豆油报价:一级豆油66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950元/吨;三级豆油65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920元/吨。2020年5月港口到西安一级豆油基差150元/吨,较上月同期下跌630元/吨。受疫情影响,陕西省内油脂走势由2019年底的供应端决定转变为需求端决定,目前豆油消费主力的餐饮业受影响较大,油脂消费方式由餐馆转向家庭消费,变相拉动了省内小包装菜籽油消费,小包装菜籽油需求旺盛。
豆油期货: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大商所豆油主连合约价格持续回落。截止到2月21日,豆油主连合约收盘报5942元/吨,较1月初下跌858元/吨,跌幅12.6%,较1月10日最高点的6950元/吨,下跌了1008元/吨。
后市分析:目前受疫情影响,国内大部分餐饮业尚未恢复营业,在市场终端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国内豆油市场将依旧疲软,且疫情期间为保障供应,稳定价格而产生的库存也将冲击短期内豆油价格。但在疫情接近尾声时期,第三产业需求或将迎来明显释放,其价格均在疫情期间保持稳定,但在疫情结束后或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豆粕价格或将逐步走强。但豆粕走强将会促使资金进行买粕卖油的套利操作,叠加气温逐渐升高,油脂市场转入淡季等因素,因此温和预计此次疫情结束后,豆油市场迎来的反弹将会低于疫情开始前的市场行情。
二、油菜籽和菜籽油
菜籽:1月中旬至2月中下旬,国产油菜籽价格保持稳定,个别地区略有小涨。主要原因为:油菜籽进口依旧紧张,加之疫情影响,物流受限,国产油菜籽价格依旧易涨难跌。
截止2月中下旬,安徽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100-5200元/吨,江苏地区油菜籽净货收购价为5120-5260元/吨,新疆地区油菜籽价格为4500元/吨,贵州地区油菜籽价格为5600元/吨。
菜籽油:1月中旬至2月中下旬,国内菜籽油价格宽幅震荡,较上月同期略有下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受疫情影响,油脂消费主力餐饮业需求大幅下降,终端需求低迷;2.与豆油相比,菜籽油属小品种油脂,终端需求不及豆油,虽受豆油持续下跌拖累,但跌幅有限;3.国内油菜籽供应持续紧张,国内菜籽油库存处于较低水平,抗跌性较好。
截至2月中下旬,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油库存为5.9万吨,与1月底库存水平相当,较去年同期的9.7万吨,下降了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