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库存节奏加快稻谷市场行情走弱
一、国内价格
由于市场终端需求不旺,以及低价销售政策性稻谷的冲击,稻谷市场价格持续走弱。
陕西市场
表1陕西省稻谷收购监测表
主产区市场
籼稻:目前籼稻米市场的供应来源主要是临储交易,其中2013-2016年生产的籼稻均在交易序列中,每周的投放量增加,交易底价调低,逐步形成了买方市场。米企的选择性较大,观望心态也比较突出。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到4月23日,4月份政策性籼稻交易共计进行6次,累计投放籼稻629.9万吨,实际成交54.88万吨,成交率约8.7%。再加上主产区稻谷储备集中轮出影响,普通籼稻价格加速下跌,但优质籼稻价格由于粮源偏少价格相对稳定。
表2 2018年4月末全国主要粮油市场稻米交易价格表
粳稻:粳稻临储拍卖市场出现两大变化,一方面拍卖底价大幅下调,其中2015年产粳稻为2,600元/吨、2016年产粳稻为2,700元/吨、2017年产粳稻为2,800元/吨,分别较同期的最低收购价下降500元/吨、400元/吨、200元/吨。另一方面2015-2016年产粳稻加入拍卖序列,首批投放45.55万吨,实际成交4.33万吨,成交率为9.5%,市场供给进一步宽松。粳稻拍卖节奏的加快,对粳稻米市场冲击较大,价格逐步下行。
大米:大米消费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加之原粮下跌传导至大米终端市场,故米价持续走低。
二、国际价格
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48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较上月同期涨22美元/吨,较上年同期涨83美元/吨,曼谷FOB报价。胡志明市FOB报价,越南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445美元/吨,较上周同期跌5美元/吨,较上月同期涨20美元/吨,较上年同期涨99美元/吨。
我国大米进口减少出口增加。随着我国大米主要进口国出口报价持续上涨,而国内稻米价格持续走低,进口米的价格优势逐渐缩减。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进口大米27.41万吨,同比减少13.5万吨,减幅33.0%;1-3月累计进口大米76.58万吨,同比减少9.72万吨,减幅11.26%。预计全年稻米进口总量(包括海关和边贸走私)约500万吨,同比减少90万吨。我国3月份出口大米10.05万吨,同比增加2.17万吨,增幅27.54%;1-3月累计出口33.66万吨,同比增加13.23万吨,增幅64.76%。预计全年稻米出口总量约170万吨,同比增加50万吨。出口外销有望成为我国稻米市场去库存的另一措施。
三、后市分析
籼稻: 政策性稻谷交易将会持续进行,形成常态化的市场影响。籼稻市场将会呈现再度下跌的行情。
粳稻:由于市场终端需求不旺,加之陈粮不断低价轮出,粳稻价格仍有下降的空间,建议企业谨慎购买,可采取随买随用的策略。
大米:市场终端需求疲软,同时伴随着高温天气以及南方亦进入梅雨季节,大米保存难度加大,米企抛售库存意愿增强,预计后期大米行情将持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