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 您好:
  2. 登录
  3. 注册

陕西省粮食质量安全中心召开《稷》《稷米》《黍》《黍米》国家标准修订研讨会

时间:2021/1/29 11:02:22 来源:陕西省粮食质量安全中心 阅读:236
打印 字号: 分享:

为充分发挥粮油标准对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陕西省粮食质量安全中心于2021年1月21日在西安召开国家标准修订线上线下研讨会,对承担的《稷》《稷米》《黍》《黍米》四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专家研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办公室副主任王正友、标准处副处长杨利飞,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翔、仓储安全科技处负责人康省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主产省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高等院校、收储企业、加工企业等16家单位的23位专家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翔就陕西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订单农业、开展陕西好粮油陕北小杂粮团体标准工作及国家四项标准制修订工作进行了介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王正友副主任对标准修订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希望在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做到五个关注:一是要关注时代背景。发展进入新阶段,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服务好新发展格局。二是要关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要关注标准的系统联系。突出强制性标准守底线要求,推荐性标准做引领性导向,市场化标准创高线。四是关注制度和机制建设的要求。五是要关注问题导向。要扣紧国家局提出的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要求,紧扣“五优联动、三链协同、六大提升”。

研讨会上,参会专家就四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术语定义、容重、加工精度、不完善粒、杂质、检验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针对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如何科学设置以及品质、营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通过本次研讨会,中心对《稷》《稷米》《黍》《黍米》的容重、加工精度、不完善粒、杂质、检验方法等技术问题的修订广泛听取了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标准修订的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加快推进《稷》《稷米》《黍》《黍米》国家标准的修订评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引导稷、稷米、黍、黍米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升杂粮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