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市场分析
早稻开播 各地价格涨跌互现
一、国内价格
从3月底开始,全国各地的早稻播种工作陆续展开。而受今年稻谷收购价未变的影响,农民的种稻积极性也几乎没有变化,整体播种进程与往年一样。另一方面,国储的交易时间一再推迟,市场风向标不定,新粮已逐渐见底,陈粮各地需求不一,价格涨跌互现。
陕西市场
据监测,如表1所示,延安市黄陵县稻谷收购价格为1.37-1.53元/斤,平均价格为1.45元/斤,与上月持平;汉中市各区县收购价格为1.24-1.36元/斤,与上月相比,最低价收窄0.02元/斤,最高价收窄0.04元/斤;安康市各区县收购价格为1.00-1.40元/斤,与上月持平。
单位:元/斤
表1 陕西省稻谷价格监测表
主产区市场
籼稻:早籼稻市场仍以最低收购价交易为主。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统计,截止到4月15日,2019年最低收购价稻谷交易共计举行28次,累计投放早籼稻1202.26万吨,实际成交6.69万吨,成交率0.56%,且均为底价成交。其中,2014-2015年早籼稻为投放主力,占比超过一半。
中晚稻国储交易时间不定,而市场交易主体的用粮需求依旧,出现区域内价格行情不一的情况。如黑龙江省受其他省份跨省采购的影响,价格小幅上涨,且本地余粮也所剩不多。而广东地区没有托市收购价格的支撑,价格一路低行。
粳稻:近期东三省主要以省内稻谷轮换销售为主,粳稻市场供给宽松,加之市场观望情绪较浓,都在等待国储交易,整体价格稳中下行。
大米:大米消费逐渐进入市场淡季,随着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升高,保管难度随之加大,所以整体交易量偏少,价格稳中偏弱。
数据来源:中华粮网
表24月全国主要粮油市场稻米交易价格表
二、国际价格
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9号报告:全球稻米供应量减少40万吨至6.638亿吨,结转库存和产量均下降,主要是由于印尼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产量下降。全球消费量增加40万吨至4.924亿吨,主要得益于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增加。全球贸易量小幅下降至4730万吨,这是因为巴基斯坦、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量减少。最终,全球期末库存经调整后下降至1.714亿吨,仍处于创纪录的高位。
我国大米进口减出口增。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月份我国进口大米13万吨,环比减少15万吨,减幅53.6%;同比减少0.28万吨,减幅0.2%;1-2月累计进口大米41万吨,同比减少8.2万吨,减幅16.6%。,2月份我国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