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分析
一、小麦生长发育情况
进入6月,北方冬麦区多晴好天气,温高光足利于小麦后期灌浆和成熟收晒。新疆和甘肃冬小麦处于乳熟成熟期,部分开始收获;河北、山西、山东处于集中收获期;陕西收获接近尾声;河南、安徽、江苏收获完毕;新疆、甘肃、内蒙古春小麦大部处于抽穗开花期,青海和黑龙江北部处于拔节期。全国春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42%、57%,较上周减少1个百分点。
二、市场行情综述
(一)全国市场
截至6月20日,国内小麦价格以稳为主,局部地区涨跌互现。随着收割进度加快,收购主体增加,基层小麦收购价格处于稳中上行的状态。另一方面,新麦价格表现较为强势,但玉米市场行情正处于弱势下跌之中,预计将一定程度制约麦价持续上涨。
今年新季小麦高开高走,新陈麦价差并不明显,受原粮成本支撑,短期内面粉价格波动空间十分有限,且当前面粉市场正处于消费淡季,面粉需求无法支撑价格,价格整体平稳,局部小幅下调。受上述影响,面粉企业原粮采购意愿不强,且企业前期库存相对充裕,小麦收购报价基本维持在2,500元/吨附近。
近期小麦麸皮价格整体平稳,局部地区小幅上涨。主要是由于面粉加工企业低开机率下,麸皮整体产量下降,麸皮销售压力不大。截至目前,全国麸皮价格指数为2,258元/吨,预计短期内麸皮价格仍将保持坚挺。
(二)陕西市场
据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信息,截至6月30日,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21年新产小麦110.90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46.62万吨。近期随着新小麦陆续上市,新麦收购主体不断增加,省内储备企业新麦采购积极性较高,交易底价维持较高水平。具体分析,由于今年收购主体普遍注重对小麦质量的要求,市场对本地达标小麦的需求量增大,加之农户目前惜售情绪较浓,预计短期内省内小麦收购价格将维持强势,目前关中地区2021年新麦收购价格在2,560元/吨以上。
截至6月22日,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累计成交省级储备轮换小麦17.50万吨,成交均价2,572元/吨;累计销售市级储备轮换小麦7.93万吨,成交均价2,542元/吨;累计销售县级储备轮换销售小麦2.84万吨,成交均价2,439元/吨;累计采购县级储备轮换采购小麦0.35万吨,成交价2,875元/吨,由于成交时处夏粮收购初期,小麦上市量整体不足,该成交价格受到库方地理位置、出入库条件及所处市场行情等影响,相对较高。
三、美国农业部6月份小麦供需报告
本月预估2021/22年度美国小麦的情况是:供应量增加,国内消费量增加,出口保持不变,库存略有下降。供应量由于产量的增加量将抵消期初库存的减少量而增加。产量预计将达到18.98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2600万蒲式耳,这是由于硬红冬麦和软红冬麦的产量增加量将超过白冬麦产量的下降量。预估单产为50.7蒲式耳/英亩,较上月增加0.7蒲式耳/英亩。出口量的增加带来期初库存的减少,其中出口将增加2000万蒲式耳至9.85亿蒲式耳,主要是由于近期月度出口量增加。预计夏小麦与玉米价格竞争激烈,饲用量将从1000万蒲式耳提高到1.8亿蒲式耳。期末库存将下降400万蒲式耳至7.7亿蒲式耳,较上年度下降10%。预计季节平均农产品价格将维持在6.50美元/蒲式耳不变,较上年度涨为1.45美元/蒲式耳。
本月预估2021/22年度全球小麦的情况是:供应量、消费量、贸易量和库存量均增加。全球供应量预计将增加430万吨将达到10.879亿吨,主要来源于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产量增加,全球产量将达到创记录的7.944亿吨。其中,欧盟得益于北欧和中欧最近的有益降水,将增加350万吨到1.375亿吨,增幅最大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和罗马尼亚。俄罗斯的产量将增加10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8600万吨,主要是由于俄罗斯西部雨水多,冬小麦产量高,同时春小麦种植面积大。乌克兰由于持续有利的天气条件,将增加5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2950万吨。预计全球消费量将增加24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7.911亿吨,主要是由于欧盟和俄罗斯的饲用量增加。全球贸易量将增加8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2.032亿吨,主要是乌克兰和印度的出口量增加。全球期末库存将增加180万吨,达到2.968亿吨,其中中国将占48%。
四、后市分析
随着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不断推进,市场购销双方的博弈愈加强烈。总的来看,今年小麦丰收已成定局,但也存在着区域性小麦品质不佳给市场带来的压力。目前随着各级储备轮换收储的启动,小麦市场价格正在逐步回稳,但新麦价格高位运行已是市场各方的共识。另一方面,虽然当前市场对新小麦收购价格仍有一定看涨情绪,但受制于基本面及政策调控预期的影响,小麦后市价格的上涨空间将会受到抑制。据统计,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仍在4700万吨左右,绝对数量处于较高位置,小麦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仍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市场供需基本面将会抑制小麦价格持续走高。
整体上看,无论是市场基本面,还是政策面,均不支持作为口粮的小麦价格出现异常、大幅波动。建议市场收购主体密切关注小麦市场购销进展情况及国家政策调控动态,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把握收购节奏,理性开展购销,注意防控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