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行情
(一)玉米现货
自5月份以来,全国玉米价格先跌后涨。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6月底,全国玉米月度均价为2701.82元/吨,较5月份均价上涨34.76元/吨,环比涨幅为1.30%,同比跌幅为3.58%。
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贸易商存粮成本的增加对玉米价格支撑力度增强,随着下游进行少量采购,市场挺价意向提升,出货价格上涨。6月中下旬,华北市场对东北玉米的需求增加,加上部分南方地区及当地下游企业刚需采购,市场走货速度略有加快,进一步提振市场涨价情绪,玉米价格涨幅扩大。6月份华北地区处于麦收集中期,贸易商购销小麦为主,本地玉米出货量有限;同时随着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涨幅大于华北地区,且运费上涨,玉米流入量减少,下游企业玉米库存下降后,多提价促收,市场多处于供弱需强的状态,玉米价格逐步上调。南方地区玉米价格跟随产区价格持续上涨。
5月份产销区玉米价格维持先跌后涨的趋势,中上旬产区部分贸易商出货积极,而南方及华北饲料企业玉米需求下降,小麦替代饲用玉米的比例逐步提升,供需宽松下,玉米价格维持下滑趋势。下旬随着部分企业刚需补库,询价增多,产区贸易商低价惜售情绪渐显,玉米价格略有反弹。进入6月份后华北地区小麦购销活跃,玉米出货量降低,供应偏紧下,华北地区下游企业持续提价,带动市场价格上涨。下旬随着华北和部分南方及当地下游企业持续提价促收,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南方地区玉米价格跟随产区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南方港口涨幅高于北港涨幅,内陆销区到站价格相对高位。
进口方面,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5月份累计进口玉米166万吨,同比减少20.1%。2023年1-5月累计进口玉米1019万吨,同比减少10.6%。
(二)玉米期货
6月份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收于2702元/吨,较5月底上涨69元/吨,涨幅为2.62%。
6月初 CBOT玉米主力合约震荡偏强,随后换月主力合约先弱后强,价格较5月末收低。截至6月底CBOT玉米主力合约收于560.50美分/蒲式耳,较5月底下跌32.50美分/蒲式耳,跌幅5.48%。5月初气象机构预测美国中西部的天气对于播种有利,且邻池小麦期货下跌带来比价压力,叠加原油下跌,玉米期价创下九个月来的最低水平。随后黑海局势引发担忧,受小麦和大豆期货走强的比价提振,以及国际原油期货走强,玉米期价反弹,临近月末较4月底收高。进入6月后,美国中西部地区干燥天气引发人们对于今年玉米产量及质量的担忧,期价持续偏强。随后主力换月后,出口需求疲软,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有利降雨,交易商积极减少持仓,期价下跌。
二、玉米消费及下游相关产品分析
生猪养殖方面,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显示,近期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18.39元,环比下跌0.5%,同比下跌12.1%,较上周收窄0.1个百分点。
自5月以来,规模养殖场增加生猪出栏量,气温上升后终端猪肉需求疲软,屠宰企业销售速度减慢,带动生猪及猪肉价格震荡下跌至5月最低点。随后规模养殖场看涨情绪升温,生猪出栏节奏放缓,叠加局部地区降雨影响运输,屠宰企业提价收购生猪,同时,局部地区降温后猪肉消费微增,供减需增支撑猪肉价格止跌回涨。临近5月末,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逐渐恢复,猪肉价格再次小幅回落。进入6月后,终端猪肉需求基本稳定,猪肉价格震荡趋稳运行。后受端午节日影响,下游市场提前备货,猪肉需求提升,价格小幅上涨。
深加工方面,玉米淀粉行业加工利润维持亏损局面。5月份受小麦市场价格低位运行的影响,玉米价格出现下滑,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和,企业亏损状况有一定改善,但在产品市场持续弱势运行的影响下,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6月由于原料玉米供给收紧,在玉米价格走强的影响下,多数深加工企业保障生产所需原料供给,带动玉米价格连续反弹,截至6月底,山东地区玉米淀粉企业月度加工利润理论均值参考-238.23元/吨,较5月份亏损增加90.86元/吨。
三、省内行情
5月份陕西省内玉米市场价格呈现先下跌后上升走势。5月份小麦价格下跌,对饲用玉米的替代优势较为明显,加之需求持续疲软,陕西省内玉米价格稳中趋弱运行。5月下旬后,因持续阴雨天气引发市场对新季小麦质量的担忧,陈麦价格回涨后对饲用玉米的替代情况减少,玉米价格略涨。6月初,省内玉米市场购销清淡,下游需求无明显好转,企业以消化库存为主,新麦饲用替代持续加量,玉米价格趋稳运行,下旬后,贸易商不愿低价走货,需求端跟进偏缓,玉米暂偏强观望。据卓创资讯统计,陕西省内玉米6月均价为2831.05元/吨,较5月份上涨25.34元/吨,涨幅为0.90%。深加工方面,近期宝鸡阜丰公司玉米收购价为2820元/吨,周内持平。
国家粮食电子平台交易方面,截至6月15日,2023年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计轮换地方储备玉米31838.348吨,成交均价为2804.34元/吨,其中:省级储备玉米共计轮换18838.348吨,均价为2833.85元/吨;市级储备玉米共计轮换10000吨,均价为2774.05元/吨;县级储备玉米共计轮换3000吨,均价为2720元/吨。
四、供需预测
国内:根据农业农村部《2023年6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23/24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目前,东北春玉米播种完成,光温整体正常,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玉米生长;华北、黄淮等地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夏玉米播种出苗。消费方面,生猪养殖持续亏损,深加工企业利润不佳,开工率较低,玉米下游需求偏弱。进口方面,国际市场增产预期强烈,价格偏弱运行,国内外价差有所扩大,但国内玉米产需缺口缩小,进口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根据《美国农业部报告》预估,2022/23年世界玉米的产量、使用量和期末库存增加。全球玉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其中增幅最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欧盟、中国和塞尔维亚,乌克兰和巴西的减产将部分抵消这一影响。全球玉米消费量将增加约4%,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消费量也将增加相似的幅度。全球玉米进口量将增长5%以上,这主要是受中国、埃及、越南、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等几个国家玉米进口量增加的带动,欧盟和土耳其的减少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增加1550万吨至3.129亿吨,其中美国库存增加量部分被巴西和中国的库存减少所抵消。
美国:预估2023/24年度美国玉米的产量增加,国内使用量和出口量增加,期末库存增加。玉米产量增加10%以上,将达到创纪录的153亿蒲式耳,其中面积和单产都有所增加。单产为181.5蒲式耳/英亩。伴随期初库存的增加,玉米总供应量将达到167亿蒲式耳。玉米总用量增长约5%,主要因为国内使用量和出口量的增加。饲用量将因增产和预期价格下跌而大幅增加。美国玉米出口量将增加3.25亿蒲式耳至21亿蒲式耳。阿根廷和巴西的出口量增加,这是由于2022/23年度干旱后天气恢复正常。尽管美国玉米出口量出现反弹,但巴西仍将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乌克兰在减产的前景预期下,出口量也将下降。伴随美国玉米总供应增长量超过总使用量,期末库存年增加8.05亿蒲式耳,价格方面:季节平均价格为4.80美元/蒲式耳,下降1.80美元/蒲式耳。
五、后市分析
总的来说,5月中上旬受小麦价格走低的影响,饲料企业对小麦的收购开始增多,加之深加工方面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玉米价格维持下滑趋势。下旬产区贸易商低价惜售情绪增强,部分企业刚需补库,询价增多,且受小麦价格上涨带动,玉米价格略有反弹。6月以后,低价芽麦或进入饲料市场,稻谷竞价交易成交热度回升,谷物替代对玉米造成一定的压力,但宏观层面及外围市场所带来的引导效应利多玉米,且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及南北港口库存持续下降等因素共同支撑玉米价格走强。整体来看,短期内玉米价格或将维持偏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