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月陕粮市场观察
来源: 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2017/5/10 15:56:38

2017年四月陕粮市场观察

玉米行情分析

时值人间4月天,玉米市场依旧“桃花十里”,春意不减,玉米价格接续3月以来的上涨态势,在加工业全面恢复的同时,新的需求不断出现。

一、现货:国储抛售临近收购转销售涨势趋缓

表一近期全国玉米价格走势

据国家粮食局报道,截至4月20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10016万吨,目前基层玉米数量十分有限,东北大部分地区农户手中已经无粮,华北地区基层余粮减少速度也比较快,市场流通原粮供应偏紧。市场缺粮的同时,深加工企业由于库存普遍偏低,玉米收购价易涨难跌。而贸易商看涨情绪较强,纷纷拉紧“粮袋子”抬价出售,导致价格从今年3月开始,玉米价格涨幅超预期,短短一个多月的上涨幅度就达到100元/吨左右。

另一方面,东北玉米收购补贴政策4月底到期,现货市场面临利空打压,进口玉米5月份到港,且完税价格在1680元/吨左右,较国产玉米价格低40元/吨左右。预计国储抛售5月初即将拉开帷幕,届时,粮源供应增加,供需格局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缓解。随着玉米收购数量日趋减少,产区玉米市场将由纯收购期进入纯销售期,未来市场供求关系将视库存玉米进入的市场数量而定。

截至4月21日,全国玉米价格收于1610元/吨,较前一周涨9元/吨,较3月环比涨76元/吨,涨幅4.9%左右,较上期(6%)明显有所下降。

二、墒情:冷暖交替适墒春播

进入4月,北方多大风、沙尘天气,气温起伏明显,天气冷暖交替,东北大部墒情适宜或轻涝,辽宁西部和南部地区发生春旱可能性较大。农气专家建议,北方春播区适时适墒春播,东北地区东北部要注意翻耕散墒,防范春涝。

三、需求:深加工繁花似锦饲养业严寒依旧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市场出栏生猪多以大体重猪为主,屠宰企业压价收购,而目前仔猪价格仍处于高位,后期养殖依旧风险较大,养殖户补栏意向较低,目前生猪存栏率仍处于低位,而禽料需求的恢复较为缓慢,4月份处于传统养殖淡季,饲料终端需求依旧疲软,南方销区目前原料玉米库存仍较为充足,大部分饲料企业目前采购显得尤为谨慎,大型饲料企业以消耗原料库存为主,中小型饲养企业维持随用随采策略。

在补贴的刺激下,东北地区玉米需求企业参与玉米收购与加工的积极性很高,深加工产品利润可观,新增产能需求凸显,很多企业开机率达到了90%以上,阶段备库较积极,如一些饲料企业库存普遍接近2个月,酒精企业甚至已备足3个月库存。由于产地区企业库存十分充裕,在玉米收购与加工补贴即将结束之时,企业也不会进一步冒险追高,导致未来不断减少收购量甚至停收玉米的概率均比较大。

四、进口及替代玉米跃跃欲试

2016年,在国产玉米价格大幅下滑之后,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的价格优势丧失贻尽,加上国内有关机构出台各项政策与措施鼓励市场消费国产玉米,一度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挤”到了市场的一个小角落里。然而近期在国产玉米价格高企热情不减的情况下,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又重新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近期国内进口商及大中型饲料企业从国际市场订购玉米及其替代品的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广东港玉米库存50万吨,进口高梁加大麦库存量约为70万,据最新统计,5-8月成交的乌克兰和美国玉米已达28船,合计154万吨,另有高粱8船,大麦6船吨,对国产玉米形成冲击,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短期内出现了较强增长,同时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在质量方面与国产玉米相比也存在明显优势。

从全球玉米及其替代品市场情况分析,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国际市场玉米及其替代品价格并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未来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对国产玉米仍将具有较高的价格与质量优势,除非国产玉米价格冲高回落方能再度挣得市场一席之地。另外,由于国家针对进口玉米酒糟粕采取了调控措施,其进口数量不会出现较大增长,但进口玉米、高粱、大麦、木薯干等的数量可能增长较快。

五、陕西市场

近期我省新季玉米收购基本结束,随着时间进入国储销售窗口期,市场正呈现出有价无市的局面,截止4月21日陕西价格指数为1668元/吨。价格相对平稳,但据我们分析,未来市场也许会有较大变动。

据了解,尽管产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本地贸易商考虑到资金和风险,手中余粮并不多,而质量较好的陕北玉米大多销往周边地区,关中玉米超标较严重,如果不外调,本地企业将面临无粮可用的局面。庆幸的是大多企业在玉米价格低点的时候备库较为充分,最近的也在6月份,远的可达8月底。由于市场供应不均衡,随着国储抛售的开启,预计未来陕西玉米价格将会进一步分化。优质玉米供应不足,必然导致价格上涨,考虑到目前产区价格仍在上升期中,累计运费我省玉米价格预计可达1800元/吨~1900元/吨之间。

六、期货:大幅震荡为主

受临储抛售预期影响,玉米c1705进入4月开始震荡下行,从3月最高达1648的高点下调至目前1622;9月玉米将由储备玉米投放价格和力度决定, 4月11日大幅下挫之后保持低位震荡,目前玉米C1709为:1642。

国际方面,美国玉米旧作出口、酒精需求强劲,未来仍有小幅上调空间,新作平衡表在目前绝对、相对价格下是减面积、减库存预期,可以看到美玉米自去年9月以来呈现底部不断抬升的窄幅区间走势;预计二季度美玉米夏季炒天气前12月合约应以4美元为中轴窄幅波动,美玉米播种期和6月中下旬授粉天气炒作、巴西二季玉米产量将是影响盘面的主要驱动。

七、综合分析

在国家去库存、调结构、减产量大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在国家市场化收购改革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引导下,政府、企业、经纪人多元收购,而15/16玉米实际减产程度超出人们的预期,市场流通粮紧缩使得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而进入4月以来涨速放缓,市场预期出现分歧。一方面,有专家认为我国玉米行业是供需紧平衡,超预期减产导致平衡被破坏,新季玉米的多元化收购使得贸易商手中的粮可以消化国储抛售对市场的利空,补贴政策的存在使得产能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玉米行业不断出现新的需求和利润增长点(如:玉米清洁能源,小麦替代等),需求进一步扩大,导致后期玉米价格可以维持坚挺;另一方面,临储抛售马上开启,持续走高的价格使得进口和替代产品优势逐步凸显,同时玉米主要消费品市场不景气,后期价格将会冲高回落。

综合两个方面的分析,个人认为后期玉米市场将会进一步分化,优质玉米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而随着临储销售的开启及玉米价格的不断攀升导致的进口及替代品增加,市场总体供应暴增已经是板上钉钉,不宜过分追高。企业需进一步做好库存管理,理性备库。

小麦行情分析

一、政策

做好2017年小麦稻谷和油菜籽收购工作

国家粮食局为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油菜籽市场化收购。并就做好2017年小麦、稻谷和油菜籽收购工作有关事项作出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二是提前做好各项收购准备;三是积极开展市场化粮油收购;四是切实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五是切实维护收购市场秩序;六是加强政策宣传和市场监测。

二、全国市场

4月中旬,主产区小麦价格整体已趋向稳定,局部地区因供需状况不同略有小幅波动;小麦拍卖交易活跃,成交维持高位水平。国际市场全球小麦供应充裕,加之美国大平原地区天气前景良好利空市场,CBOT小麦期货受到重压,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截止4月20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2,583元/吨,周比下跌6元/吨;2017年第14期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140.10,周比下跌0.46%。

三、陕西市场

根据交易情况可知,截止4月24日,4月份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陕西省省级储备小麦网上竞价销售交易会1次,成交合同数1笔,计划销售省级储备小麦2,700.992吨,实际成交2,700.992吨,全部成交。其中:2013年份小麦2,700.992吨,成交金额6,698,460.16元/吨,最高价2,480元/吨,最低价2,480元/吨,成交均价2,480元/吨。举办陕西省市级储备小麦网上竞价销售交易会1次,成交合同数3笔,计划销售市级储备小麦2,000吨,实际成交2,000吨,全部成交。其中:2013年份小麦2,000吨,成交金额4,599,200.00元,最高价2,360.00元/吨,最低价2,260.00元/吨,成交均价2,299.6元/吨。

四、墒情

当前我省小麦主产区陆续进入抽穗、扬花阶段,既是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要素形成的关键生育期,也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预防与控制的关键时期。受冬季气温偏高、春季降水偏多、土壤墒情良好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重大病虫发生明显重于上年和常年。尤其小麦条锈病见病之早、范围之广、程度之重、扩展之快,为2002年以来最重。据监测调查,目前全省7市44县(区)已发生,面积达180多万亩。陕南麦区已进入流行盛期,关中小麦主产区已显流行态势。天气预报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还有三次降水过程,都非常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害快速大面积流行。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危害形势异常严峻,事关粮食安全大局,防控责任重大,防控任务艰巨,需要我们认识到位,高度重视。

五、期货

截止4月21日的一周,全球小麦市场供给充裕,加之美国大平原地区的降雨预报利于冬麦生长,美国小麦期货市场受到重压,CBOT小麦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4月2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7月合约收跌3/4美分,结算价报每蒲式耳4.21美元,周内累计下跌近5%,为八个月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六、分析预测

小麦价格趋于平稳质优小麦价格坚挺南北分化将持续

2016年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一路走强,春节过后由于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改观不大,市场行情坚挺如故。4月份,受河南2015年托市小麦陆续进入市场的影响,偏紧的供需趋向缓和,长时间持续走强的小麦价格终于放缓脚步,各地小麦价格整体趋于平稳。

受国家政策性粮源投放及小麦质量差异的影响,当前北方麦区小麦价格仍占据高价区位置,主产区南北行情分化态势依然明显。目前,河北、山东制粉企业普通小麦进厂价为2,660-2,740元/吨,豫苏皖地区为2,500-2,640元/吨,差价高达100-160元/吨。据此认为,由于河北、山东小麦市场整体供需状态偏紧,而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相对充足,主产区小麦价格“北高南低”的格局将会持续。

由于流通市场两元粮源基本枯竭,政策性小麦无疑是市场供给的唯一主渠道。受临储小麦拍卖成交价格高企、市场底部支撑强劲的影响,后市小麦价格再涨虽然不易,但大幅下跌也相对困难,尤其是高质量小麦价格在新麦上市前仍将维持高位。

陕西方面。从近期小麦市场来看,制粉企业小麦采购基本以小麦拍卖及各级小麦轮换出库为主。陕西省级储备小麦轮换已经接近尾声,市、县级储备小麦正在少量进行中,且农户手中余粮也所剩无几,导致目前市面上粮源紧缺,理论上在夏收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小麦价格应该有所上涨。但是一些制粉企业与中粮集团等机构联手,借助“一带一路”的优势,正在以散粮集装箱方式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并伴随着河南2015年产小麦进入市场,加强了市场的潜在供给能力。根据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后期河南2015年产小麦的投放数量将会不断加大,市场偏紧的供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逐步缓和;加之3月份以来小麦价格的不断走强,而面粉和麸皮等副产品价格比较弱势,且由于面粉企业的销售逐步进入季节性淡季,导致面粉企业对小麦的采购态度非常谨慎,所以在我看来虽然目前陕西市场上流通的粮源少,但是价格上涨空间极小,很大程度会维持稳定局面。

油脂行情分析

油脂油料

4月以来,油脂市场总体维持弱势震荡走势,三大油脂中前期最弱的菜油近期表现较为抗跌,而豆油因库存压力最大相对较弱。

国内油脂库存近期变化不是很大,相对豆油库存压力较大。前期棕油因到港量增多库存累计较快,但目前库存稳定,随着消费提升,后期棕油库存压力不会很大,截止4月21日棕油库存为58.2万吨。目前包括大豆、豆油和棕榈油及加工品种均执行13%的增值税,若依今年年中开始执行的国务院减税举措来计算,税率降至11%,将减少企业产品成本,据计算毛豆油进口理论成本下降约120元/吨,棕榈油的进口核算成本减少90元/吨左右,印度尼西亚货9月昨日已经接近平水,马来西亚仍亏损近200元/吨。豆油方面依然进口亏损较多,影响不大,近期豆油商业库存量持续上升,目前为115万吨。我们预计二季度大豆进口同比增加250万吨,大豆油厂开机率也维持高位,豆油也持续偏弱。菜油虽停抛,但前期成交的菜油还在陆续出库,现货库存消化尚需时日,预计9月左右才能缓解。

上周美豆小幅反弹,在本月供需报告公布后短期利空基本释放,近两周止跌反弹,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4月13日美国净销售大豆21.1万吨,低于市场预估,且低于一周前水平和四周均值,我们对后市的观点不变,关注市场是否会出现实质利多因素,目前情况看美豆大概率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NOPA数据3月底美豆油库存水平为 18.15亿磅,2月底为 17.7磅,同比去年小幅下降,但美豆油近期表现稍强,主要还是因美国生柴反倾销政策,在 8月30日开始征收反倾销税,建议征收的反倾销税阿根廷SME26.58%,印度尼西亚PME28.11%,受此影响,美豆油短期止跌企稳。

马盘上周先抑后扬,总体涨跌幅变化不大,前期的下跌惯性来自马棕油局的偏空数据,马来西亚3月的月末库存较2月增加6.5%至155万吨,3月产量激增16%至146万吨,这是近一年来最大的环比增幅,产量和库存数据均超过了市场预期,产量及库存增加的担忧对市场打压来的较强。随后的止跌反弹主要是因美豆油走强,另外马来西亚出口上是有较大提高,近期的出口上,马来西亚恢复较多这点仍不可忽视,SGS数据显示4月份前20日马来西亚出口环比增长近4%,出口得力主要来自于欧盟,其生柴利润前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近日稍有下滑,印度近期进口也有回升,今年5月27日入斋,一般斋月前一个月都有集中备货的阶段,4月因斋月而提振棕油的需求是市场关注的。短期来说,产量上恢复压力较大,虽出口在转好,但市场反应恐怕较难持续,近期的反弹更多是因美盘豆油,继续关注相关机构短期产量变化报告。

总的来说,4月行情整体弱势震荡,三大油脂也再度有所分化。前期最弱的菜油有反弹需求,表现稍强,豆油的库存压力似乎短期也难有好转,棕油虽库存压力不大,但主产国马来因库存产量的恢复情况也不容乐观。


    分享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