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粮食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
来源: 省粮食局.财务处 发布时间:2017/8/14 9:32:46

陕西省粮食局2016年度部门决算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能

研究提出全省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以及粮食流通的中长期规划。负责拟订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战略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省粮食流通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具体工作。承担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责任,制订全省粮食应急预案并负责提出启动建议。指导粮食流通的科技工作,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和粮食储存、运输的技术规范。负责全省粮食系统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起草全省粮食流通和省级储备粮管理的有关政策并监督执行。制订粮食流通、粮食库存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对粮食收购、储存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和原粮卫生进行监督管理。负责省级储备粮的行政管理,协调指导地方储备粮体系建设。依法对粮食经营者从事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以及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全省粮食系统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组织安排政策性粮食供应。

(二)2016年部门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加快粮食物流设施建设,全省粮食行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取得可喜成绩,迈出坚实步伐。

1、粮食购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加强与粮食主产省区的产销合作,先后与四川、宁夏、黑龙江等省区签订粮食产销战略合作协议,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协调组织粮食购销,保证了全省粮食加工和消费需求。一年来,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126.1亿斤,销售粮食216.4亿斤,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省粮食局与省农业厅联合起草并向省政府办公厅上报了《关于推进粮食产销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的指导意见》,鼓励粮食企业通过“订单粮食”、土地流转等形式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农村建立粮食生产收储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卖粮难、买粮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粮食产业集群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粮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着力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绿色生态、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健康产业与粮食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发健康粮油食品产业,打造陕西粮食产业升级版。加强园区建设,分别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咸阳市政府签订协议,合作共建省级农产品加工贸易产业园和省级兴平食品产业园区。按照“一企一策、精准扶持”的思路,省粮食局选择17家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先后召开14次专题会议,研究具体帮扶措施。粮农、陕富、爱菊、老牛、祥和等企业进入全国粮食行业50强。大力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战略性重组,全省76%的县(市、区)实现“一县一企、一企多点”的布局要求,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实现连续9年统算盈利。全省粮食主食产业化现场会后,各地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完善配送销售网络。

3、储备粮管理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一是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储备粮承储主体多元化。9家民营粮食企业获得省级储备粮承储资格,市县储备粮承储资格也在逐步放开。二是按照管好用好储备粮的要求,实行地方储备粮动态管理,支持承储企业通过储备粮动态轮换与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以销定储”新模式,降低储备粮轮换风险,助力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目前,省级储备粮动态轮换规模达15万吨。2016年三季度末,根据市场需求,安排16万吨省级储备粮提前轮换,较好地发挥了储备粮市场吞吐效应,满足了加工企业的原粮需求。三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在富平、靖边、宁强三县开展试点,以等量配套省级储备为兜底保障,推动1.85万吨县级储备粮油实行动态轮换,增强基层承储企业盈利能力。榆林等市也实行储备粮动态轮换管理。四是推动储备粮网上公开交易。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为依托,组织省级储备粮轮换网上公开拍卖,全年累计完成网上公开交易省级储备小麦13万吨。五是完善储备粮管理制度,修订印发了《省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出台了《省级储备粮管理工作评价细则》,储备粮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4、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编制完成了全省粮食行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和3个专项规划,为今后五年全省粮食行业建设发展绘制了蓝图,提供了遵循。加快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步伐,中央投资补助的14个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积极规划建设西安粮食物流枢纽,与中粮集团签订协议,合作成立西安丝路粮食贸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利用中粮产业布局和国际粮食贸易优势,建设中亚到我省的国际粮食物流通道,带动陕西粮食产业的发展。目前合作协议已经签署,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5、“智慧粮食”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争取国家将我省列入全国2016年“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重点支持省份,落实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1亿元。编制完成了“智慧粮食”建设方案,启动了省级储备粮库“智能粮库”和省级粮食流通管理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粮食”行动,发展粮食互联网经济。扶持14家粮食电商加快发展,使陕北杂粮、汉中黑米等更多地方特色粮油食品进入了知名电商平台,推动“线上”“线下”粮食市场融合发展。

6、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扎实开展。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按照《考核办法》的要求积极履行牵头责任,加大协调力度,精心组织开展考核工作。省粮食局联合省考核工作组16个成员单位,制定印发了《陕西省2016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评分细则》及《考核评分表》,组织开展了自查和预考核工作,指导督促各市各部门对照考核指标认真查漏补缺,补齐短板。通过考核,层层传导压力,有力推进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全省粮食工作的发展。

7、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可喜成绩。我省粮食企业抓住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加强国际粮食加工贸易和产能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粮农集团、爱菊集团利用“长安号”国际货运专列开展粮食贸易,打通了中亚—西安国际粮食通道,中亚的优质粮油已开始进入我省市场。西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与泰王国中小企业经济贸易发展委员会、省军粮供应中心与云南进出口企

分享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