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年以来,宝鸡、渭南市粮食局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粮食局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和《陕西省粮食局2014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积极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粮食法制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本地粮食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深化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根据上半年工作汇报,现将两市依法行政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整理刊发于后,供各地借鉴参考。
宝鸡市粮食局采取有效措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2014年以来,宝鸡市粮食局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局及省粮食局《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抓基础,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2014年以来,宝鸡市粮食局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做到了机构、人员、责任三落实,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工作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年初,在总结上年依法行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坚持把依法行政与粮食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得到具体落实。
二、坚持抓教育,努力营造依法行政良好氛围
3月份制定了《局机关法律法规学习制度》,明确了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基本形式、学法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安排,确保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在参加市政府法制办统一培训和考试的基础上,采取行政执法培训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5月份,在市直粮食系统开展“依法治理法律知识答题活动”,局机关和局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以及企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105人积极参与,参考率达100%。在“第二十个法制宣传月活动”中,宝鸡市粮食局坚持以领导干部、机关公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大人群为重点,采取在广场集中宣传,进社区普遍宣传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期间共悬挂横幅6条、摆放宣传板面12块、发放宣传彩页2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坚持抓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严把准入关,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政策规定,加大对粮食收购资格的审核监管。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审核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244户,其中,法人70户(国有或国有控股44户),经济组织31户,个体工商户143户。二是利用5、6两个月时间,在全市粮食系统组织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专项检查。坚持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试行)》,按照“谁许可、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先照后证”,调整粮食收购前置许可为后置许可。此次专项检查先后共查纠各类问题36个,为进一步规范粮食收购行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三是积极开展监督检查。认真开展2014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市级普查工作,共检查了12个县区88个库(点)、383个仓库(货位)粮食。检查期间,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共发出整改通知书12份,提出整改意见54条,现场纠正46例,要求限期整改8例。本次粮食库存检查,宝鸡市各类库存粮食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四是于今年6月份起,认真安排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4年夏粮收购专项检查活动。
四、坚持抓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按照宝鸡市粮食局《县(区)粮食局依法行政工作考评办法》,坚持对县(区)粮食局依法行政工作坚持半年考核、全年考评,通报、表彰,进一步强化了市粮食局对县(区)粮食行政工作的监督指导,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市法制办的工作要求,宝鸡市粮食局先后对2002年以来形成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认真清理,做到了严把质量关,及时报告备案。三是认真开展行政职权清理。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宝鸡市粮食局全面清理粮食行政职权,经市政府法制部门统一审核,共确认市级粮食行政审批事项1个;非行政审批事项1个;市级行政强制项目1个;市级行政处罚事项26个,并向社会公布。四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今年上半年,宝鸡市粮食局通过进一步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并将涉及单位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勤政廉政建设等事项列入政务公开栏;通过抓好《宝鸡粮食》网站建设,向社会公开粮食收购行政许可等工作事项,设立了行政执法举报投诉电话,做到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公正、透明,并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渭南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稳步推进
2014年上半年,渭南市粮食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粮食局依法行政工作要点,以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宣传培训,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权力运行、保障法律法规执行为着力点,积极转变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切实加强粮食法制工作,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管粮水平。
一、认真研究部署粮食依法行政工作
年初,渭南市粮食局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局务会议,对全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以“抓收购、保供应、稳粮价”为中心,进一步履行职责,完善机构,健全体系,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创新方式,强化监管,规范执法,提高水平,服务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努力完成监督检查和依法行政各项工作任务。在召开的全市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会议上,对今年粮食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粮食局根据全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结合各自实际对今年的依法行政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保证了全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粮食依法行政工作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今年以来,渭南市粮食局继续把夯实基础、健全体制机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法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渭南市粮食局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把依法行政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与粮食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进一步强化了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各县(市、区)粮食局继续以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落实粮食依法行政工作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粮食政策法规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今年上半年,组织全市扎实开展了收购资格核查活动,彻底取缔无证收购、违规收购,确保收购工作有序开展。据统计,全市目前共审核办理收购资格481户,其中法人238户(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54户),经济组织4户,个体工商户239户。经检查取消收购资格4例。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管理和清理统计。今年4月份,对2013年度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审核清理统计,未发生一起违反立法程序和立法规定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和粮食涉法事务工作。截止六月底,市粮食局政策法规科接受工商管理、商务、农业等部门以及各类涉粮企业、银行、个体经营者和群众的政策法规咨询三十多起。对于每一起咨询,都能热情接待,真情服务。既宣传了粮食政策法规,又树立了粮食部门良好的法制工作形象。
四、粮食法制宣传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六五”普法教育,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市县两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切实从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普法计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执法责任、依法行政管理等方面推进“六五”普法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落实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行政执法建设的进程。二是深入开展粮食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条例》宣传月期间,以学习宣传《条例》、粮食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为重点,结合粮食行业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采取新闻访谈、专题报道、装饰宣传车、搭建宣传台、悬挂标语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现场咨询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各县市区除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外,还举办了粮食经纪人、粮食经营者和粮食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班和专题座谈会,开展粮食流通政策和法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小麦质量标准、农户科学储粮知识等为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扩大了粮食行政执法的社会知晓率,增强了广大粮食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对《条例》的认知度,为全市粮食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粮、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粮食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年初,渭南市粮食局党组在研究今年粮食工作时,明确要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要突出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执法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粮食依法行政工作规范化水平。一是组织开展了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临渭区、富平、合阳、蒲城、大荔、华阴等县市区举办了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粮食经营者、经纪人等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全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业务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共举办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业务培训8次,参加培训人员130人次。二是巩固示范创建成果,促进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推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的工作经验,树立典型,示范引路,重点做好第四批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和第三批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推荐工作,推动全市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共开展各种检查197次,出动人员1189人次,检查各类企业1075个次。查处案件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