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增战同志在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 省粮食局.资金管理处     发布时间:2008/7/25

姚增战同志在全省国有粮食企业

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各市粮食局主要负责同志都比较忙,所以选择在宝鸡市扶风县召开这次会议,让大家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下改革和扭亏增盈的问题。刚才,万民同志代表省局作了很好的讲话,把半年来我省改革和扭亏增盈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下半年、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都同意。会后,省局修改后印发。希望各市粮食局结合实际,认真地贯彻落实。现在,我结合学习传达省上“两会”精神,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指示、批示,做好下半年及下一步的粮食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会议精神,努力做好粮食工作

昨天我参加了一天省委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今天上午又参加了省政府全体会议,这两个会议都非常重要,各市市长、省上四套班子、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都参加。上午袁省长讲经济工作讲了2小时40分,46页的稿子;下午赵书记从3点讲到6点,可见讲话内容丰富、信息量非常大。袁省长讲全省工作,就有三处强调粮食问题,这是第一次。第一处是讲成绩时,他说,我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由XX亿斤增加到XX亿斤,各级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们知道,这是今年四月中旬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的,目前各市已分解下达到区县政府,明确了地方各级的粮食储备规模,正在研究落实,但实际数量还没有到位。第二处是讲改革时,他说,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多种经济主体初步形成,粮食企业改革是成功的。前几天,省局上报了一期信息,反映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及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省政府办公厅信息处利用《信息快报》转报省政府领导同志,景俊海副省长作了重要批示:送各市政府阅知。关于粮食购销平衡和供需总量平衡,要通过各市建立政府粮食储备以及建立粮食市场来解决;各市要切实加大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政策到位;各市要明确粮食行政机构执法主体地位,并设立粮食监督检查机构。第三处是讲今后工作任务,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时,他说,石油、粮食和美元贬值是全球三大热点问题。强调指出,粮食问题虽然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完全可以解决好。

在省里最高层会议上,省委、省政府领导多处讲粮食问题,可见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粮食问题是高度关注和非常重视的。作为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的精神,善于从国际国内粮食供需的大格局中认清形势,自觉地做好粮改和粮食流通工作,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二、认真分析,理清思路,稳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一,要认真分析,正确看待改革取得的成绩。省政府领导对粮改工作成绩的肯定,我们要认真分析。大家知道,从20046月以来,我们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比外省晚了两年,但我们目前的进展情况是非常好的,重要的原因我看有三条,一是省政府按人数给每个分流职工补助5000元,各市政府也出台了补助政策,给予了30005000元的补助;二是对职工欠缴的两金由各级财政结清,省财政负担了一半;三是省财政拿出2.5亿元借给有关市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帮助分流安置职工。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5.4万人,实际相当多的市县将附营企业职工一起进行了分流安置,如果加上附营的企业职工人数,就是7.2万人。要分流安置这么多职工,仅省财政就拿了5亿多元改革成本,说明省委、省政府在政策和财力方面是给予了很大支持的,而且比较稳定。这在外省及其他行业都是不可比的。

第二,要理清思路,抓住改革的重点。改革到现在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就是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进入到现在这个阶段,阻力主要来自县上,来自我们内部。新企业组建后,要坚持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带来好多隐患,出现新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其次,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适应市场化的要求,这是我们改革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省国有粮食企业减亏幅度很大,全年有望实现统算盈利的目标。但是,这里也要分析原因,一是粮价上涨,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今年的情况是,只要有粮食、有经营量就可以盈利。二是职工人数大量减少,支出减少。我们改革的目的不是职工都回家去,实施职工分流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解决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的问题,不解决“三老”问题,国有粮食企业就难以发展。只有通过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发展。但是,我们通过改革,最终还是要通过粮食行业的发展来扩大职工再就业。不能简单地把职工推向社会,更不能把行业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矛盾。要主动为政府分忧解愁,也是我们粮食部门的职责之一。

三、抓住重点,加快发展,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关于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是今年粮食工作的重点,万民同志已经做了安排部署,我这里再强调几件事情。

第一,关于粮食批发市场建设。要继续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发展工作,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企业经营。要尽快完成改革任务,为粮食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一直把精力还放在改革上面,就有可能错过好多发展的机遇。在“十一五”时期的前两年,国家在粮食发展上基本没有投资,最近,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讲到农业和粮食发展问题,国家从明年开始将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和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最近,省局向国家粮食局上报了资料,国家和省上已下发了文件,赵乐际书记在昨天的会议上也作了强调,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家新出台的扶持政策。国家确定我省四个重点灾区县(汉中市的宁强、略阳、勉县和宝鸡市的陈仓区)灾后建设问题,其中粮食企业的粮库建设、军供网点都在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内,各市和有关县要很好研究这个文件,研究粮食物流和市场建设问题。如果改革不到位,就牵扯我们的精力,所以大家一定要下决心,下半年一定要把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就可以集中精力研究落实发展的问题。明年的工作重点,一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问题,二是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问题。最近,分管我省粮食流通工作的景俊海副省长与我谈了几次,说我们的地方储备粮搞到现在的规模不小了,再增加规模,财政负担太重,所以就必须通过市场调节来运行。总体想法是,关中地区,要通过几大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几大批发市场的建设把粮食流通搞起来。刚才,宝鸡市王拴虎副市长介绍了宝鸡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情况,我认为他们的运作方式很好。他们的做法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协调了2户企业,利用了原来商业部门废弃的场地和仓储设施进行建设、改造,场地、库房虽然破旧,但是有铁路专线,基础条件很好。陕南、陕北地区,要根据当地区域粮食流量情况搞好批发市场建设,并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市场里要有仓储设施,二是要有加工能力,三是关键要有交易活动,不能出现有场无市,这是最重要的。通过地震灾害,特别是陕南这一块,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在粮食应急问题上,要特别注意粮食的应急加工能力,要主要依靠当地加工解决,一定要落实粮食的应急保障,不然就会出现运输能力和运输费用等很多问题。我看了汉中市这次救灾粮的加工,基本上都是在当地的厂子加工生产,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以及加工的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标准不高,今后如果再有更大的洪涝等灾害发生,我们如何保证供应,原粮如何尽快转化成成品粮供应,就是一个大的问题。西乡县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县政府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政府拿出钱来采购水稻,为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没有运作好,就出了问题。县粮食局委托当地两个民营企业代加工,加工企业本身就享受了加工费的政策,一户企业就做的很好,但是还有一户企业,20斤装的定量包,就出现短斤少两的问题,这个教训极为深刻。如果我们派人驻企业进行监管,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大家记得,省局在安排抗震救灾粮加工的会议上,我讲了四条,其中有一条就是强调,在救灾粮加工上我们做到保本微利就行了,不要指望在加工救灾粮上赚钱,否则,就是政治上的糊涂。西乡县的那个企业在加工时,企业的法人竟然授意少装大米,短斤少两,这件事情,各地要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加强检查和监管,落实工作责任。要重视粮食加工能力的建设,国有企业有能力要搞,没有能力要注意扶持民营企业。安康市汉滨区这次扶持了一个民营面粉加工企业,这个没有错,但是要注意控制能力,关键时候是不是还可以适应和满足要求。关于各市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问题,我倾向每个市所在地至少要建立一个粮食批发市场。但要注意运营机制,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学习借鉴宝鸡市政府建立粮食市场的做法和西安市胡家庙粮食批发市场的运作形式。可以向安康市政府那样,在土地划拨等方面给予扶持,提供划拨土地,我们可以在市场功能、电子商务等方面给与一定的政策和扶持,帮助指导企业搞好批发市场建设。要注意提升市场的功能,尽量依托那些有仓储设施、加工能力等基础条件好的建设,提高我省粮食现代物流的能力。

第二,关于粮食仓库建设。我最近在汉中、宝鸡检查,发现一些地方现在还在使用的仓库不少是五十年代初建设的,这次地震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要尽快维修。我们一些地方一年能花好几千万、甚至数亿元的建设资金,却拿不出几十万元建设和维修关系民生的粮食基础设施,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思考。要按照省上的要求,依据粮食购销量的情况每个县都要建设一个中心粮库。要创造条件,一次拿不出那么多钱,可以分期分批次建设,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仓库设施的状况在今后几年得到逐步改善。改革后,在资产处置时,要注意保留必要的粮食网点,一个县保留多少网点,要根据实际情况,不一定每个乡镇都要搞,也没有必要。陕南地区,原来的区政府所在地,要保留一个;关中地区,要注意辐射县域的东西南北中,有利于建立农村粮食购销服务体系。

第三,关于夏粮收购。今年收购情况不错,1-6月份,全省收购粮食37.3亿斤,同比增加11.3亿斤,到721日全省收购夏粮小麦15.2亿斤,同比增加0.66亿斤。西安市进展速度最快,收购小麦6.2亿斤、同比增加1.4亿斤;咸阳市收购2.8亿斤、同比增加0.8亿斤,渭南市收购4亿斤、同比增加0.6亿斤,宝鸡市收购1.08亿斤,减少了0.54亿斤,反映的问题是价格高,外省企业来当地抢购粮源。1-6月份全省销售粮食52.06亿斤,同比增加9.3亿斤,6月底粮食商品库存21亿斤,同比增加0.54亿斤。今年夏粮收购的特点:一是进度快,二是价格上涨快,全省收购小麦均价0.86/斤,宝鸡市已达0.88-0.89/斤。要注意把握好收购节奏,注意搞好区域价格协调。价格高,农民可以增加收入,但是对下一步的粮食销售会带来问题,这个要协调好。特别是改革后,新组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要注意多掌握粮源。这次会议研究扭亏增盈,其中重要一条就是粮食经营量要上去。这次会议介绍,宝鸡市凤翔县,今年上半年盈利26.5万元,除了改革到位的因素,就是增加了粮食经营量,他们利用西凤酒厂在当地的优势,开展经营,实现盈利,这就是根据各地实际抓经营。今年上半年扭亏增盈工作成绩很大,全省同比减亏1.4亿元,按这个势头,今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5月份,省局和省财政出台了化解企业历史债务的政策,最近,正在和财政协商具体的奖励意见,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各地要根据情况抓好协调,尽快落实。这次会议上,渭南市临渭区介绍了他们利用政策诉讼减债,解决企业历史债务的做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主动工作,主动找政府、找政策,当好参谋。他们用980万元的成本,化解了2.67亿元的债务,又回购了资产,留给了新组建的企业,为国有粮食企业的发展排除了障碍。还有一点,就是今后城市发展企业外迁,可以利用土地置换为企业发展筹措资金,真正做到盘活资产、搞活营销。

第四,关于粮食机构。前一阶段我们做了一些工作,袁省长也有批示,要求省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解决。按照景副省长批示的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抓改革,一方面要抓职能转换。要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监管,不能缺位,防止出现新的问题。机构问题关键是明确职能,要履行好职能。我们一些市县做的好,花三、四万元买个小面包车,喷上粮食稽查的字样,经常在辖区内巡检、宣传,这不仅是对粮食政策的宣传,也是对不法粮商的一种威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一定要履行到位,尽快行使监督检查的职能,包括质检体系的建设的问题,也要解决好。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完成了会议的任务,各市总结了经验,虽然工作进度有快有慢,盈利有多有少,各有各的做法,但共同的特点是,都能根据各自的情况,努力做好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通过交流,对成功的做法,值得大家认真研究,互相学习借鉴。对工作中教训,要认真吸取,防止再次发生。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学习交流,也是一次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大家回去后,把这次会议的精神要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汇报,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要结合对上半年工作的总结,做好下半年工作,提早谋划明年的工作。把改革和扭亏增盈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理顺工作思路,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考核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完成年度粮食工作的目标任务。


    分享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