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全省粮食和
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的实施意见
陕粮发〔2019〕4 号
各设区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韩城市、杨陵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陕西粮农集团,局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的决定》(国粮党字[2018]32号),切实加强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稳定廉政工作,不断提高粮食和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助力全省追赶超越和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的重大意义
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加强粮食和物资系统安全稳定廉政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安全的底线工程,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是更好地履行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职能的职责所在,是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统一的物资储备体系的重要保障。目前,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稳定廉政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安全稳定廉政工作比以往更加现实和迫切,任务比以往更加繁重。安全是转型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廉政是追赶超越的保障。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把安全稳定廉政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坚决消除侥幸麻痹思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切实认清安全稳定廉政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增强使命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相互支撑、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
二、明确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忠实履行保障国家储备安全核心职能的高度,强化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省关于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区域粮食安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设身处地、真心实意为广大干部职工办实事、解难题,切实维护合法权益,着力营造稳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隐患就是事故”的意识,抓早抓小抓苗头,定期查摆问题隐患,加强风险预警研判。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把所有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推进综合治理。坚持大排查、快整治、严管理、重长效,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健全“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机制,着力构建全方位综合防控体系。
三、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夯实安全工作基础
(一)全面夯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粮油安全储存守则》、《粮库安全生产守则》、《国家物资储备仓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陕西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切实压实主体责任。承储企业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要技术负责人负有安全生产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从业人员的责任,完善落实“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
(二)着力强化监管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粮食和物资储备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强对承储企业或单位的指导督促,强力压实监管责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加强重点时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切实做好汛期、收购季节等灾害、事故多发时期和租赁场所、建筑施工等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增强专业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
(三)狠抓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突出储存安全和生产安全两个重点,加强对简易设施储粮、超期储粮、租仓储粮、储粮化学药剂存放和使用、生产作业、储备轮换、工程建设、治安保卫等关键环节以及危化药品仓库等主要部位的重点排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隐患专项治理,组织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要按照《陕西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2号),下大力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实行隐患清单管理,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坚决落实整改责任。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无法保证安全的,依法立即停业整顿。
(四)完善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立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资源共享机制,定期研判分析形势,强化风险防控。完善风险源清单,做好登记、评估报备工作,加强监控与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档案管理规定,全面规范痕迹化管理。
(五)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现场处置方案,做好预案宣贯和培训。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加强应急演练。出现市场异常波动时,按照上级指令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