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份我省粮食市场购销趋旺市场价格稳中偏强
(第4期)
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夏粮总产下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政策落地,多地发生暴雨洪灾,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屡次出现等情况下,国内粮食市场形势较为复杂。我省夏粮总产同比增加,粮质好于上年,粮食市场较为活跃,购销量高于上年同期。据统计,1-8月份,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82.1亿斤,销售粮食138.4亿斤,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9亿斤和12.9亿斤。小麦、玉米等主要原粮品种,市场收购价格稳中偏强,大米、面粉等成品粮市场价格保持平稳运行,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保持平稳。
一、主要原粮品种价格趋升
(上线-小麦,下线-玉米)
小麦市场:今年以来,在小麦最低收购价下调、国家三次下调政策性销售底价、主产区新麦受灾等因素影响下,国内麦市较为复杂,市场压力增大,现货以稳中偏弱为主。而我省新麦由于质量好于上年及周边小麦主产区,市场在上市前后反差明显,从量涨价落快速转变为量价齐升。据监测,1-8月份,省内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48.9亿斤,同比增加0.9亿斤,累计销售小麦78.7亿斤,同比增加0.3亿斤。关中地区每百斤(下同)三级混合小麦收购均价为121元,与上年同比(下同)下跌1.3%。
分阶段看:1-5月份受国家下调政策性小麦拍卖底价、省内粮源持续充裕等因素影响,市场延续供强需弱格局,我省省级储备小麦拍卖价格也由1月份的128元降至120元,降幅为6.3%,省内麦市维持稳中偏弱走势。据监测,截至5月底,关中主产区小麦收购均价为119元,较年初下跌3.1%。 6月上旬开始,我省新季小麦全面开镰收割。随着新麦陆续上市,省内小麦进入收购旺季,市场粮源持续充裕。与上年省内新麦低开低走不同,由于品质明显好于上年,而且河南、湖北等周边小麦主产省因连续降雨,产量和质量有所下降,各类市场主体入市积极,特别是出现了省外贸易商来我省抢收达标粮现象,省级储备小麦拍卖价格也逐步回暖,最高涨至8月份的129元。随着省内粮食产销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大型粮食企业积极开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优粮优价”“好粮好价”收购特征明显,新麦收购价格也是高开高走。
据监测,截至9月20日,全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8年新产小麦238.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4.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09.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6.2万吨。关中主产区收购均价为124元,较年初上涨3.3%,较去年同期上涨8.7%。目前,省内新季小麦收购旺季进入尾声,而我省新季玉米即将上市,为了给玉米收购腾出资金和仓容,贸易商也加快了小麦出货速度,加之国家9月份再次下调跨省移库和临时存储进口小麦销售底价,以促成成交量放大,而当前小麦价格也已基本处于阶段高位,预计短期内省内小麦价格再次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
玉米市场:受国内收储政策改革持续推进、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产能明显扩增、临储玉米成交率大幅提升等因素影响,加之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大豆、玉米替代品等进口减少,饲料原料中玉米用量增加,1-9月份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持续走高,特别是优质玉米价格上涨迅速,受此带动,我省玉米价格也普遍偏强,整体呈现量增价升走势。据监测,1-8月份省内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玉米27.5亿斤,较上年同期增加1.5亿斤,累计销售玉米20.9亿斤,较上年同期增加2.7亿斤。关中地区每百斤中等玉米平均收购均价为91元,与上年同比(下同)上涨13.7%,涨幅明显。
分阶段看:1-4月份,受节日消费增加、东北多省出台玉米补贴政策等利好因素拉动,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省内市场也保持量价齐升走势。4月底开始,国家临储玉米拍卖较往年提前一个月启动,市场粮源供应量增加,国内期现货市场出现回落,但在优质玉米价格启稳回升、物流成本上涨等因素带动下,回落一个月后,国内玉米价格重启升势,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连合约从4月底低点1724元/吨,反弹至高点1939元/吨,涨幅达11.9%,现货价格也逐步回稳走高。我省玉米市场相对表现稳中偏强,关中主产区玉米每百斤收购价基本在90元左右,较年初上涨4.6%。
9月份,华北及东北地区的春玉米零星上市,理论上受到新玉米上市的影响,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会有所降温,但由于近期市场对玉米行情不降反升,直到接近9中旬,市场预期炒作结束,市场出现冲高回落,而我省也迎来了新季春玉米零星上市,但由于数量较少,对玉米市场整体行情未带来大的改变,加之今年省内优质玉米种植情况良好,市场行情普遍看好,在玉米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目前市场价格以稳为主。预计在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后,市场价格将有比较大的承压。
二、成品粮市场价格平稳
(上线-标一粳米,中线-标一晚籼米,下线-特一粉)
面粉市场:1-9月份,在国内小麦市场持续偏弱、居民消费习惯升级、面粉销量有限、企业库存偏高等因素影响下,面粉出厂价格维持平稳,整体表现为麦强面弱、价格平稳态势。据监测,1-9月份我省各类企业累计销售面粉31.7亿斤,与上年同比减少3.8亿斤;面粉(特一粉,每百斤,下同)零售均价为227元,与上年同比下降5.1%。9月底,受中秋、国庆“双节”拉动,省内面粉消费量有所增加,加之小麦价格高企,面粉价格略有回暖,但受企业加大节日备货、开工率逐步提升、库存有所增加等支撑,市场供应持续充裕,预计我省面粉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大米市场:据海关数据显示,1~7月国内累计进口大米18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3万吨,减幅22%,今年以来,进口大米对国内大米市场的影响逐渐弱化。而与此同时,我国大米出口量持续增加,1~7月累计出口大米99.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4.4万吨,增幅53%,为2006年以来同期最高出口量,成为我国稻米去库存的补充手段。虽然今年国家下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但对市场情绪还是起到了很强的政策支撑,1-9月份,国内稻谷收购市场较为平静,受此影响,我省陕南地区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主要以稳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省内籼米价格,而东北地区由于粳米受政策影响较大,呈现出回落走势。据监测,1-8月份我省各类企业累计销售大米16.3亿斤,与上年同比减少0.6亿斤,省内标一晚籼米零售均价为330元,较去年同期略低;标一粳米零售均价为337元,较去年同期下跌5.6%,跌幅较大。四季度,随着新季稻谷逐步上市,供应量加大,市场行情将再次承压,但由于中晚籼稻是米企采购的主要品种,加上“双节”的到来,将很好地提振消费需求,预计短期内省内大米价格将会呈现稳中偏强走势。
三、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价格稳中偏强
今年以来,国际豆油和菜油市场受大宗商品和国际石油期货大涨等多种因素影响,振幅加大,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起起伏伏、前景不明的情况下,整个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震荡加剧,并从年初开始整体上涨,期货市场菜油主连和豆油主连涨幅明显,推动现货价格逐步回升,零售市场小包装食用油整体也呈现稳中略涨走势。监测数据显示,1-9月份,省内市场小包装(5L桶装,下同)菜籽油、豆油、调和油、花生油零售均价分别为60.4元、46.3元、57.2元和136元,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0.5%、4.9%、4.2%和3.8%。四季度,随着天气转凉、节日临近,食用油市场将迎来传统消费旺季,将会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但由于目前国内豆油和菜籽油库存充裕、供应充足,预计短期内省内食用油零售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平稳走势。